
中美横断山植物多样性第二次考察圆满结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组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共同组织的中美横断山植物多样性第二次考察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
中美联合考察队此次主要对四川西部的横断山区腹地,包括冕宁、九龙、康定、雅江、炉霍、甘孜、石渠、色达等地进行了为期40天的考察和实地研究。在考察中双方克服了高原缺氧、滑坡塌方、风雨泥泞等困难,完成了考察任务。此次考察共采集了2200多个植物标本,此外,还有许多新的发现。与此同时,双方还就横断山区植物区系的分布特点与北美植物区系进行了实地的交流和讨论。中方研究人员还对横断山区的一些重要特征类群进行了实地的观察和重点采集,共采集了DNA实验样品1000余份,为深入研究横断山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此次考察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据了解,“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研究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此前,中美联合考察队已于2003年7至8月,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昌都地区进行了首次野外考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