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省院联合推动辽宁“中俄科技园”建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04-28 【字号: 小  中  大   

    4月14日至25日,应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单位邀请,以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为团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殷涛、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孟庆海为副团长的辽宁省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科技代表团一行12人访问了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的科研和政府机构,并拜会了我国驻外使、领馆官员,以期推动辽宁“中俄科技园”建设,促进辽宁省对俄科技与产业化合作交流,进一步发展辽宁省与新、伊两州的省州友好合作关系。

    在伊尔库茨克,代表团与伊尔库茨克州政府举行了会谈。该州副州长伊莲娜·杜莫娃介绍了该州的近期发展概况,希望继续扩大与辽宁省的科技和产业化合作,促进大学之间和教育产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的合作交流。滕卫平副省长在讲话时指出,十多年来,辽宁省与该州进行了国家、省、科研院所等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取得了实效和进展,但在机制方面尚待建立、完善,合作内容还不够广泛、深入,合作要注重效益,科研单位和大学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实质性的项目合作。殷涛副院长强调,项目合作应关注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等三个要素,在搞好项目合作的同时发展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

    在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代表团访问了控制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研究所和植物生理研究所,与该中心主席库兹明等进行了项目合作专题交流座谈,并签署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进一步开展科学合作意向协议”。  协议明确在“中俄科技园”框架内优先发展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方向包括:各种用途的高新材料研究,药物制剂和食品添加剂;研发能源新工艺,节能技术;研制特纯石英材料、多晶硅材料和太阳能电池;信息与数学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生物技术;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生态等。中方同时表示,希望参与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正在筹建的中俄技术园的合作,合作领域主要为:机械制造新技术、矿业和矿山机械、地质学和地质生态学及公路运输监测等。

    在新西伯利亚访问期间,代表团分组访问了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自动化与电子测量联合研究所和细胞与遗传学研究所等单位,与新西伯利亚州V.A.多洛孔斯基州长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L.多布列佐夫院士、秘书长V.M.弗明通讯院士举行了会晤,主要就在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市建设中俄科技园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在友好气氛中就扩大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州互利科技合作及相互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四方联合签署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代表团访问新西伯利亚备忘录”。主要内容包括:依照有关协议,各方将促进在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市建设“中俄科技园辽宁园”(简称“辽宁园”)。中方将鼓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辽宁省产学研单位参与辽宁园的建设,俄方将支持在新西伯利亚建设技术园的类似工作;“辽宁园”将设在辽宁省沈阳、大连和其它有关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任务包括引入具有投资能力强和效益汇报高的企业创新活动;辽宁省人民政府和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将积极支持“辽宁园”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化互利合作;主要合作领域包括新材料、仪器设备、新能源、生物技术和现代药物制剂、生态问题解决新技术以及人才联合培养等:“辽宁园”的任务还包括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在高技术和产业化方面联合两国的研究所和中小企业,促进互惠合作;促进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举办科技展览,建立合资企业,互派专家讲学以及培养科技和经营人才;双方同意今后在各方面相互促进,并组织省州和分院高层领导会晤;中方邀请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有关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市的企业参加2005年9月在沈阳市举办的“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

    此外,中方对西伯利亚市主要发展信息产业,西伯利亚分院在科学城建立高技术产业园区表示有兴趣参与,并就医疗垃圾处理等技术与设备引进等项目合作达成了意向。

    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期间,滕卫平副省长等还访问了俄院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俄卫生部彼得罗夫肿瘤科学研究所和俄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化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探讨促进生物制药与现代药物制剂领域的交流合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