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种子植物分类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傅德志的邀请,德国著名植物学家Susanne S. Renner教授于日前访问了该所。。
Renner教授在该所作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一些植物类群的南美洲—非洲间断分布式样,然后讲述了利用化石证据和“分子钟”解释间断分布式样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洋流在南美洲—非洲植物长距离扩散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长距离扩散和隔离分化在解释植物地理学研究中的间断分布式样可能同样重要,关键是要看类群分化时间。Renner教授的演讲生动、形象,原理方法讲述的简洁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超的演讲才能,显示了名师讲课的风范。报告进行了一个小时,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报告结束后,大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在谈到分子钟问题时,傅德志研究员幽默地问Renner教授手上带几块表出门,并提出不同的分子钟不一致和不准确的问题,Renner教授认为不精确的钟好过没有钟,而化石证据永远是第一重要的。罗毅波研究员提出了关于种内如何利用分子钟的问题,Renner教授以HIV病毒的快速演化为例回答了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