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同组织的招聘专家委员会对来自美、德、法等国的10多位应聘实验室主任的候选人进行了面试。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创立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已实质性启动。该所将是我国首个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并将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新成员。
自从50年前DAN双螺旋结构发现以来,生物学对基因序列、基因结构、基因功能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每14个月基因研究产生的数据就会翻一番,同时每个月至少测出150种蛋白质的结构数据。因而,要破译“生命天书”,就要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的海量数据中上下求索,生物学不再是“数学等于零”的学科,也不再仅仅基于观察和实验,而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而运用理论模型、数值计算研究生命科学的计算生物学由此成为最具魅力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已经建立了一批计算生物学研究中心。
据介绍,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计算生物学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交叉、部署前沿新生长点的战略举措之一。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计算生物学所由中国科学院、德国联邦教研部、德国马普学会共同出资。
与通常的研究所下设若干独立的研究组的科研组织结构不同,计算生物学所成立初期将设3个实验室,每个研究室由若干名高级研究员、骨干研究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组成。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有权任免工作人员、配置实验室的经费等资源。该所不设立专门的所长位置,由实验室主任以轮换制的方式行使所长职责,即每年由一位实验室主任出任所长,下一年度再轮换给另一位实验室主任担任。
按照筹建计划,该所是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将建设成为我国计算生物学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中心、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计算中心、我国计算生物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Herbert JAECKLE出席了在沪举行的招聘面试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同组织的招聘专家委员会中方成员包括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中科院生物局局长康乐、生科院院长裴钢、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以及郝柏林、袁亚湘、季维智;德方专家包括Uli Schwarz、 Lothar WILLMITZER、 Kerstin SCHMIDT、Juergen Jost、Hartmut MICHEL、Thomas LENGAUER、Dieter OESTERHELT、Bernhard SCHOELKOPF。
上海分院副院长姜卫红、德国马普学会亚洲事务处处长Barbara SPIELMANN、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葛明义、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处长李志毅、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领导干部处副处长毕金初、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傅国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
据悉,筹建计算生物学所是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成功合作30年之后共同推出的新举措,此前双方曾有效地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小组、青年科学家伙伴小组等。筹建中的计算生物学所也是马普学会在德国境外共建的第一个实体性研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