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做客生物物理所学术沙龙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2-21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17日下午3点,美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做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学术沙龙”,与两百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激情互动,并作了名为“线粒体的凋亡”的学术报告。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饶子和院士亲自主持了学术沙龙。

    今年4月,41岁的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当选为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成为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20多万留美人员中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目前王晓东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任终身教授,并在美国著名的霍华德·休斯研究所任研究员。日前,他接受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邀请,做客该所的研究生学术沙龙。

    沙龙上,王晓东简单介绍了自己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即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他说“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毁’或程序性死亡机制,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自毁’机制出现问题与很多疾病的发病相关”,“很多癌症就是因为细胞‘自毁’过程无法正常启动,细胞数目越来越多造成的”。他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寻找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新疗法有所裨益”。讲述中,他还不时穿插一些科研趣事,譬如在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些蛋白质的发现过程。王晓东把充满艰辛的枯燥的科学探索工作化为孕育着科学哲理和科研乐趣的睿智的语言,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

    报告结束后,饶所长代表研究所聘请王晓东院士为生物物理研究所“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王晓东当场接受了聘书。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