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和日本文部教育省(MEXT)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亚洲核合作论坛2004年度电子加速器应用——“废气的电子束处理”专题研讨会(FNCA 2004 EBWS),日前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公司、大学和研究所的领导等80多人,亚洲核合作论坛“电子加速器应用”专题中国方面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詹文龙教授主持了研讨会。
FNCA 2004 EBWS是FNCA关于电子加速器应用计划的第四次研讨会,其目标是开发用途广阔、安全性能好的低能电子束照射系统新技术并展示其应用,主题是“工业废气的电子束处理”。这次研讨会主要讨论了FNCA各参与国电子加速器设备和电子束(EB)应用的现状,特别是利用电子加速器进行废气处理所取得的进展,并制订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会议分为“国家行政管理经理人员电子加速器应用研究会”和“工业废气的电子束处理专题研讨会”两个部分进行。
在电子加速器应用研究会上,MEXT原子能处主管国际合作的负责人S. HARA和CAEA国际合作处黄玮副处长分别致辞,他们认为,FNCA已经成为在原子核技术应用方面开展合作的一种富有价值的机制,是区域国家成功合作特别是在原子核科学技术这一领域国际合作的论坛之一。日本原子能机构专员S. MACHI博士作了关于“辐射和同位素应用的全球预测”的报告。另有7个特邀演讲,分别介绍了电子加速器辐射加工工艺的开发,电子束在废气处理、功能聚合物材料、纳米技术和天然橡胶硫化方面的应用等。
工业废气的电子束处理专题研讨会内容包括:FNCA EB项目情况介绍、邀请报告、国家报告、技术参观、各国未来计划展望、目前项目的初步评估、第二期(2006-2008)建议和总体讨论等。
从8个国家的代表介绍的情况看,工业废气的电子束处理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应用前景广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任珉研究员在题为“废气的电子束处理”报告中说,CAEP已经在中国独立开发了EB废气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具有工程投入低、应用范围广、没有二次污染等优势,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污染技术。CAEP设计的废气脱硫装置已经被北京京丰热能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H. SUNAGA先生在 “电子加速器和废气处理中的放射性测量”报告中称,日本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EB废气处理形式和放射性测量方法,展示了逐步按比例放大的示范工厂及其明显的环保作用。他认为,进一步完善电子加速器的设计,如增大束流输出功率、长时间稳定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和价格等,对电子加速器和电子束技术的未来应用意义重大。
与会代表深入讨论了修改后的FNCA项目中低能电子加速器应用工作计划,初步评估了目前实施的项目,提出了第二阶段(2006--2008)活动建议,还参观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