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德马达燃料动力链和洁净柴油发动机技术研讨会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3-25 【字号: 小  中  大   

    为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的马达燃料(洁净柴油)和车用发动机技术的交流,提升我国的马达燃料(洁净柴油)和车用发动机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04年3月1日至3月3日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马达燃料动力链与洁净柴油车用发动机技术研讨会”。会上,47人参加了讨论,对14篇报告进行了交流。

    会议主要交流了德国及欧洲其它国家在发展以先进车用柴油机技术为核心的燃料动力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在燃料动力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柴油车的现状,包括满足严格环保要求和节约燃料的发动机和运输车辆技术、相应的燃料特别是合成柴油技术等问题。

    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秦伟代表中方主办单位致欢迎词。他说,汽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带来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对汽车、对燃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如今中国政府非常关注能源问题。欧洲在汽车马达燃料方面取得世界上公认的成就,相信本次会议对中国政府在汽车燃料的加工和使用方面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对合成油产业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山西省工商联边鸣涛主席、山西煤化所所长孙予罕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葛松林博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德国大众汽车公司THUM先生代表德方说,从去年在德国交流了汽车燃料问题后,大家今天又聚在一起,而且增加许多新的朋友继续讨论我们感兴趣的课题,非常感谢中国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以及到会的企业人员给予的大力支持。

    德方组织了一个由16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研讨会,主要来自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德国Lurgi 集团公司、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德国Choren 有限公司、德国博世公司、壳牌石油公司 。中方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组织了31名行业专家参加技术交流。中方专家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科技部863能源领域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山西省计委、山西工商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抚顺分公司、中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神华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连顺能源有限公司、新奥集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

    据悉,欧洲在马达和相应的燃料技术方面在过去20年里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先进柴油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得欧洲在车辆污染控制和节油方面均得到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在欧洲包括小汽车在内的所有车辆中柴油车的比例已经超过60%。柴油车的高效率使得在同样车辆情况下可以比汽油车节约1/3的油料。

    中国已经将煤液化弥补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继神华集团在内蒙古的煤直接液化商业示范项目启动以来,近期将开展煤间接液化商业化示范厂的筹划与建设,后者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柴油。与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天气为原料的技术不同,中国是利用煤炭生产更经济的合成燃料。与会人员认为中国应根据能源资源现状,借鉴欧洲马达燃料的发展方向,通过煤液化技术生产高品质柴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