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暨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等离子体所召开。何多慧院士和欧阳平凯院士等13位委员出席了会议。
根据中科院和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本届学术委员会于2003年3月成立,由15位专家、教授组成。科技大学何多慧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李家洋院士任副主任。与会专家听取了实验室主任余增亮研究员关于2002至2003年度实验室工作汇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设想,并参观了实验室建设。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室务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基本同意报告中对实验室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瞄准社会可持续性目标,学科定位准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讨论会议《纪要》时,委员们特别强调要突出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原创性。他们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出的“金奖专利”推动和支撑了国内外离子束生物工程专业研究机构的建设;“离子束植被改良与吸水剂集成固沙技术”在100个“863”项目中评为前三位;改良的水稻耐储基因、创制的“早晚同种,双季连作直播”水稻对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储存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务院和省领导的关注;修饰的维生素C耐高温混合催化剂和花生四烯酸发酵生产催化剂催化效率创国内外新高,对我国这两个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起了重要作用。
学术委员会还认为,经过多年建设,实验室已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体量。下一步,实验室应加强海内外人才的引进,完善实验室内部管理,创造条件,尽快发展成中科院相对独立的研究单元,争取进入国家实验室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