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武汉物数所与武汉大学共同举办代谢组学专题研讨会。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唐惠儒博士专程赴汉参加此次研讨会并作报告,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庞代文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武汉物数所叶朝辉院士及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代谢组学是在上世纪末出现的新的研究学科,利用动态和多参数分析方法,研究在病理生理刺激和遗传变异条件下生物体系代谢水平的响应和变化,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代谢组学的学科界限已被打破,在各学科广泛交叉的科技新时代,代谢组学也早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其他科学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潜力。经大量实验证明,代谢组学能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中医药现代化、生物安全的检测、化合物药物设计以及医学领域,在对人体疾病的早期诊断、保健品及功能食品的研发、药物副作用(毒性)对器官影响的评价等方面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研讨会上,唐惠儒博士作了题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的现状和未来”的专题报告,将代谢组学的研究内容、应用范围、应用实例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向大家作了一个全面、详细的介绍。武汉物数所研究生朱航、陈文学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彭方、高立也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们向大家展示了自己针对代谢组学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的一些实验以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就研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大家展开了讨论。会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庞代文教授还作了题为“有关生物芯片的一些看法”报告,向大家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
研讨会结束后,叶朝辉院士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举办得很成功,通过这种跨学科、跨地域的学科交叉型研讨会能给大家提供新的视角,凝练出新的思想,能促成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并向纵深发展。大家应该坚持开展这样的讨论,启发科研工作,使之提升到新的高度。
叶朝辉院士还指出,学科交叉中最困难的是要有共同的语言,大家应该将各学科领域中的科学名词统一规范起来,以提升交流的效率。同时在以实验为依托的基础型研究学科中,应该给自己的实验流程制定严格的标准,使大家的实验结果经得起科学的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