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植物保育原理与濒危机制学术研讨会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2-29 【字号: 小  中  大   

    12月27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保育原理与濒危机制”学术研讨会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武汉植物园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的12位海外学者和国内植物园、大学、研究所40余位从事植物保护生物学的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大会围绕物种灭绝机制、植物保育遗传学、植物保育生态学、植物保育策略等植物科学的重要热点,就目前国内外所开展的研究成果、经验和发展动向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对服务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据估计,全球约有1/4的植物受到灭绝的威胁,这种状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植物保育的原理和濒危机制对缓和物种的灭绝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由于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南和华中地区,保留了许多古老孑遗或残遗的植物种类。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大量物种的生境破碎和和栖息地丧失,并因此为植物的保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包括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学者也在植物的保育原理、濒危机制、种群生态和物种恢复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会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的Richard  Primack教授、美国南佛罗里达州水资源管理署的伍业钢博士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会议促进了海内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使国内学者及时了解掌握国际上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同时也让海外学者进一步了解国内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