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一天的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海洋研究所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副主任张培军研究员、委员赵法箴院士、相建海、丁健、张士璀、张学成、李宁、胡超群、桂建芳和高锦和学术顾问沈允钢院士、刘瑞玉院士和张福绥院士参加了会议。
委员们首先听取了实验室李富花研究员“虾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谭训刚博士“鱼类肌肉发育调控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张国范研究员“贝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宋林生研究员“扇贝生物抗病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王广策研究员“藻类分子生物学及发育调控的研究”、逄少军博士“几种经济海藻的繁殖生长养殖动物学研究最新进展”、王高歌博士“藻类病原菌浸染及其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秦松研究员“海藻表达系统模型及拓展”王斌贵研究员“海藻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组概况”、李大鹏研究员“海藻发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等做的学术报告。
会上,实验室主任相建海研究员所还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不断促进开放实验室的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就一年多来实验室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引进的人才、开拓的新方向、参加的国际交流、合作与主办的国际会议及国际海洋生物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就如何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重要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技术方面及重要海洋生物资源高附加值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委员会作了做了汇报。并在工作报告中将实验室今后的工作重点确定为海洋种质资源体系的建设;海洋生物技术平台的构建;加快海洋生物制品的产业化进程。
在学术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主持下,委员会审议了相建海主任的工作报告,讨论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委员们首先对实验室这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实验室在一年来无论是基础设施、人才梯队、新方向开拓、课题申请,还是所获得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委员们就实验室目标、研究方向、发展重点、学科联合、国际国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流动、设备管理、课题申请、资源利用和体制改革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认为实验室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主要引进生物信息学和药物结构方面的人才,抢占学科制高点;建立国际性的学术委员会,形成一条强有力的学术纽带;整合几个中心,进一步凝练目标;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在人员减少,涉猎面扩大的情况下,更应选准目标,重点支持;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有限的仪器设备及争取更多的课题支持;提出应加强藻类这一传统优势学科,加大对藻类光合作用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发育生物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关注力度,以期在短期内能跻身国际学科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