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RHIC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及相关物理研讨会在科大闭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0-12 【字号: 小  中  大   

    历时3天的RHIC 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及相关物理研讨会于10月8日在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胜利闭幕。研讨会丰富多彩的报告内容,充分展示了STAR增加MRPC飞行时间探测器后的物理前景,使与会者受到了极大鼓舞。专家们反复强调了MRPC飞行时间探测器对实现STAR物理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肯定了中国合作组参加STAR以后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机科学研究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会议就中国参加RHIC-STAR TOF合作,中美双方积极争取“建造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及RHIC物理”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尽快立项,以及今后2-5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等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认为,高能对撞核物理是基础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将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了解人类物质世界的本质,它还与宇宙学、高能物理、宇宙起源等学科紧密相关。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已经开始物理研究,我们必须抓住这个良机,通过国际合作跻身世界上这个重要的前沿科技领域。中国STAR合作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多方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MRPC探测器的研发工作,性能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合作组与美方Rice大学共同完成RHIC-STAR的FULL TOF的一个1:1的试验样机TOFr Tray的研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将MRPC运用于国际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并取得成功。2004 年,STAR TOF组计划建立4个TOFr Tray系统。

    中国合作组利用TOFr实验数据开展各种物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要积极推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建造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及RHIC物理”尽快立项。目前,中美双方均已完成申请建议书,并提交各自主管部门。TOFr Tray样机的成功运行证明了STAR探测器升级增加TOFr对实现STAR物理目标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对在RIHC上发现QGP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会议希望美国能源部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够尽快批准实施该项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