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赵士洞当选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执委会委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0-10 【字号: 小  中  大   

    2003年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东亚及太平洋区域组织年会于9月21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在新一届区域中心领导的换届选举中,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地理资源所赵士洞研究员当选为该区域中心下一届主席,任期为2004至2007年。

    2003年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年会于次日在同一地点举行。该次会议由ILTER现任主席,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主席Jim Gosz主持,来自全球27个国家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的代表,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及国际合作部的负责人,以及各国对国际长期生态研究感兴趣的学者,共80余人出席了该次会议。欧阳竹(团长)、于贵瑞、黄铁青和赵士洞作为CERN的代表,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中心议题是,确定新的组织机构和有关机构的人员组成。

    经过酝酿,ILTER的执行委员会由西欧、中东欧、北美、南部非洲、中南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区域的代表和ILTER主席共7人组成。赵士洞作为东亚及太平洋区域的代表,成为ILTER执委会的成员,任期四年。

    在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资助下, ILTER是于199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Estase国家公园成立的,当时有13个国家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的代表出席了该次会议。赵士洞作为CERN的代表应邀参加了该次会议,并是ILTER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目前,该组织的成员已经扩大至27个国家。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对于宣传长期生态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推动长期生态研究在全世界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在全世界非常有影响的生态学研究国际组织之一。

    ILTER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中心是于1995年成立的。目前参加该中心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中国台湾、韩国、蒙古、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其主要任务是在该区域内推动长期生态研究工作,为认识和解决该区域的生态问题发挥作用。目前,该中心已召开过四次学术研讨会,举办过信息系统建设和农业生态研究等方面的培训班,并已开展了凋落物分解的合作研究,从而成为了ILTER六个区域中心中组织活动最多、成果最为显著的区域中心。

    赵士洞当选ILTER执委会委员及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区域中心主席,反映了国际间对过去十多年中在中国科学院领导和支持下,CERN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认同。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CERN的工作,提高CERN在国际间的地位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