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设立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学委会委员、省科技厅和南海海洋所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者的申请报告并进行了质疑,通过投票方式决定了今年的资助项目共3项,分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海脉通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药理学及其作用机制”、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南海海绵中臭椿三萜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粗吻海龙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研究”。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学委会组成人员的调整事项,决定增补姚新生、孙汉董、林文翰、魏效义、韩华5位同志为本届学委会委员。
在畅谈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委员们认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既要体现“源头性、前瞻性、前沿性”,又要体现“区域化、实用化、产业化”;既要勇攀科学高峰,又要为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好排头兵,要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张皮”有机地统一起来。
广东省科技厅刘家平副处长到会进行指导。他说,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令人鼓舞。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做法很好,为其它省重点实验室作出了榜样,成功的经验应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