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7-31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近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谋求中心的长远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力创工作新局面”。出席会议的有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局副局长惠建斌、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理事长孟宪民、副理事长邓强、乔均录,以及方世壁、赵忠明、陈光南等理事和“中心”联络员、工作人员等。会议由孟宪民主持。与会人员听取了乔均录关于中心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乔均录在报告中首先总结了中心在上半年的主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乔均录在报告中指出,“中心”成立伊始,制度建设很重要,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为此,“中心”主要从会员发展、联络员队伍以及中心自身建设三方面着手。截止2003年4月,“中心”已有正式理事会员单位11个,京区其他研究所也正联系加入事宜。联络员是中心与各理事单位的桥梁纽带,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为此,“中心”举办了首次联络员培训活动,并召开了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心”还组织联络员参观了自动化所、过程所、物理所等理事单位。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了解各理事单位的科研动态和产业化情况,加强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也为所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努力,“中心”的自身建设也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中心”设有综合办公室、科技发展部、市场部3个部门,编印发行了第一期简报,“中心”网站的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并印制了项目选编。

    第二是加强宣传交流,扩大“中心”影响。“中心”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就必须扩大影响,让社会了解“中心”。为此,“中心”不断扩大交流领域,丰富各种宣传手段,力争全方位展示“中心”的实力。“中心”抓住各种机会,主要以参加展会、项目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近半年来,“中心”参加的会议主要有:第五届中关村科技项目推介会、中关村奥协委会议、中科院与山东省泰安市举行的科技项目洽谈会以及与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举行的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等。通过参加会议,介绍“中心”的整体情况,“中心”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中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同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上半年,“中心”积极走访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经委等部门。同时,还分别邀请了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北京市经委、北京市科委等领导来中心指导工作。通过互访活动,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为了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联系,“中心”于今年1月28日正式加入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并于3月14日同该协会联合举办了沙龙日活动,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是发挥桥梁作用,促成项目合作与成果转化。乔均录着重指出,“中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它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综合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实施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促进所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作出新贡献。这是“中心”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服务于北京市的奥运建设,实现“科技奥运”的目标,“中心”努力发挥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技优势,积极促进与北京市政府等部门的合作。为此,“中心”分别召开了与市经委举行的座谈会及与北京市政府研究室领导举行的奥运项目调研会议,有针对性的推介各所的项目。乔均录在会上还兴致勃勃地向与会代表通报了“中心”在促进所际合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经过中心的积极协调与组织,自动化所与过程所在中石油大庆分公司油品在线优化调和技术项目及河南义马铬盐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化的技术项目中达成合作意向,两所将携手联合共同攻关,解决行业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发挥中科院综合学科优势,真正体现中科院价值。

    此外,乔均录还汇报了中心财政收支情况。

    在谈到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时,乔均录说,“中心”将在上半年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拓创新。一方面中心要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并通过参加大型展会等方式,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另一方面,要以奥运项目及解决北京市重点企业技术难题为切入点,展开与北京市全方位的合作。其中尤以加强中心理事单位与北京市企业的沟通、交流,探讨与重点企业共建技术中心为主要任务。为此,“中心”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同时,“中心”还要充分发挥联络员作用,进一步加强理事单位成熟技术和项目的整理和筛选工作,真正做到“知己”,以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中心”要在整合研究所科技优势,为行业、企业解决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听取乔均录的报告后,与会代表为“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献计献策,气氛热烈而活跃。方世壁理事说,“中心”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有质的变化,希望多做像大庆项目、河南项目这样的集成项目;另一方面,理事单位的沟通工作很重要,一定要加强。邓强副理事长说,“中心”应定位于整合中科院的科技、人才优势,组织与申报重大项目,同时担当京区院地合作成效统计的工作。他还强调说,“中心”的发展方向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不是中介机构传统的信息的垄断形式,并说明“中心”要发展企业会员,具体方案可进一步研究。

    孟宪民说,在中科院领导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心”下半年的工作原则上应加大推进力度,挽回“非典”时期耽误的工作。他强调,“中心”要认真做好成效统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要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和内部自身建设,加强理事单位之间以及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沟通交流,将“中心”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局副局长惠建斌作了重要讲话。他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转移中心涉及中科院体制与发展问题,应积极思考,“中心”的定位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心”应多做一些重大项目的组织与集成工作,必要时向中科院有关部门汇报。“中心”要不断开阔思路,寻求创新性发展。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发挥中科院人才和科技优势,促进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共同推动中科院的产业化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