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沈文庆院士在“浦江学科交叉论坛”上,就“同步辐射应用、核科学技术和学科交叉”作报告。 由上海市科技系统九三、民盟、民建、致公、农工等民主党派共同主持的“浦江学科交叉论坛”第二次会议,于日前在上海硅酸盐所学术会堂举行。本次论坛得到了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上海市科协的关心和支持,此次会议由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负责承办,近150位科技系统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嘉宾受邀参会。
现代文明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仗着科技进步的推动,而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交叉点上的科学往往会有惊人的突破性进展。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均将跨学科研究、发展学科交叉点上的新技术作为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战略与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历来注重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学术交流,营造顶尖人才互相激发创造能力和攻关能力的“生态环境”,此前新推出的“交叉领域创新团队专项”就是例证。由九三学社上海分院委员会倡导举办的“浦江学科交叉论坛”也是市科技党委、市科委支持学科交叉发展的举措之一。举办该论坛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各民主党派的人才优势,通过积极的学术交流,开拓新领域、发现新生长点,为推进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形式,可以增进各党派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团结和友谊,提高凝聚力,更好地为上海市委提出的“科教兴市”新时期战略部署献计献策。
分管统战工作的市科技党委副书记吴捷介绍说,上海市科技系统拥有众多不同学科的研究所,民主党派成员的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宽、业务能力强,其中约70%具有高级职称,有些还是院士或学科带头人,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可谓“得天独厚”。去年由九三学社上海分院委员会负责承办,成功地召开了“浦江学科交叉论坛”第一次会议。会议得到了与会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为举办好此次会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为第二次会议的承办方民盟上海分院,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为此次会议作了精心筹备,邀请了5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市科协主席沈文庆院士(中共)就“同步辐射应用,核科学技术和学科交叉”作了精彩的报告,并激发了与会人员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泽民(民建)“就如何使金融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裴云天(九三学社)作了题为“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辅射计的报告;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研究员、分析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中心教授胡均(无党派)则就“纳米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技术”作了交流发言;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由辛(民盟)就“核酸研究与药物开发”这一世人关注的话题同与会者探讨了学科发展动态。与会者普遍认为活跃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技术创新,同时论坛也为科技系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贡献上海科技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