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力学所召开“国家需求推动力学学科发展”讨论会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24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力学所召开了“国家需求推动力学学科发展”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局长金铎、副局长黄勇等到会指导工作,力学所副所长李和娣主持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国家需求的力学学科发展战略作了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金铎同志在会上指出,根据国家下一个五年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以国家需求调整学科战略布局,以国家需求明确发展重点,在新时期办院方针指导下做好下一阶段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规划非常重要。针对力学所的情况,金铎指出,要充分认识研究所的战略重点是不是从国家需求出发,这个问题涉及到力学发展的根本问题,规划的目的是要解决国家需求的科学问题。今后的研究工作应在已有优势基础之上开拓创新。

    会上,力学所所长洪友士围绕新时期办院方针,就力学所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作了总体发言。重申力学所要以力学基础研究为本,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学科进步。报告中谈到力学所已合理布局了八个创新方向,开展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同时提到力学所成立的以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主体的“学科发展与战略规划工作组”、“装备规划与建设工作组”、“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组”已发挥了作用。在过去的一年中,力学所学术委员会领导小组提议搭建的创新学术论坛的交流平台已开展了 “湍流”、“高温气体动力学”、“计算力学”及“战争与地震”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今后,研究所将继续侧重国家需求,明确科技目标,促进学科发展。

    力学所副所长樊菁说,我们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复杂介质力学行为、非线性力学问题、极端条件下的力学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长期积累,也是我们研究工作的基础所在,今后重点要在航天、能源、材料及环境方面部署我们的力量,促进学科发展。

    会上,力学所的几位研究员从不同方面畅谈了国家需求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议。姜宗林研究员作了“空天飞行器关键技术”报告,提出了以PDE为基础一级入轨可重要使用空天飞行器。力学所将从飞行器构型与控制设计关键技术,以及多尺度、跨层次大规模复杂流动模拟计算等方面开展工作。樊菁研究员提出了一种工作原理简单、技术基础成熟的“高空高超声速机动导弹”研制设想。陈光南研究员提出了“低轨道微小卫星激光推进关键技术研究”,认为关键技术在于激光推进发动机自适应光学系统,关键问题要研究激光能量如何传输到太空。所长洪友士作了“阿基米德桥——悬浮水中的交通隧道”报告。强调目前研究一是在实验室层面将工作深化,涉及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二是建造中等尺度的阿基米德桥考核其可行性。在科学上探索清楚水流和水波对桥的影响,环境载荷对桥的影响及材料结构的服役完整性等。该项目的研究可望使中国成为掌握其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赵亚溥研究员作了“分子机器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报告,提出了基于生物分子马达的应用基础研究。梁乃刚研究员作了“材料表面强韧化特种工艺与力学”报告,强调材料与力学交叉的必要性和需求性。

    讨论后,金铎同志说,听了力学所洪所长和科学家的典型报告以及讨论,很有收获。今后应在高温高焓气体动力学方面有持续不断的研究与发展,同时要加强与总装备部的紧密联系和协作。开展阿基米德桥问题研究,是个大科学工程问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开展前期研究。对微系统动力学分子马达以及力学所近期开展的滑坡灾害防治、海洋工程以及空间科学等方面工作都表示极大关注。力学是基础与技术的桥梁,今后的战略重点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做出力学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中国科学院的期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