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武汉物数所举行第七次“跨越发展系列学术报告会”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6-12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武汉物数所举办了“跨越发展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七场报告。张冰研究员和胡雄研究员先后作了题为“影像技术在分子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和“地球大气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演讲。

    影像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快速发展于九十年代,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简单和信息全面等优点,深受研究工作者青睐,目前它已经成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张冰研究员在介绍了他与台湾的研究人员一同作出的三维离子影像技术,即利用快的脉冲电场对空间的三维影像进行切片,用切片影像来还原三维影像的同时,还从宏观、微观化学角度上阐述了影像技术在分子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及分子的相关控制下的光碎片和光电子影像。使大家认识到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分子束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将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大气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探测地球大气的变化十分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是当前地球大气探测中探测地域最广、覆盖空间高度最大(地面至一千公里)的技术。胡雄研究员在报告中用模拟动画的方式展示了GPS掩星观测的情况,解释了相关工作原理。他对掩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我所在仿真研究及科学反演技术研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掩星技术资料的应用研究中,他详细介绍了电离层掩星资料的人工神经网络同化。以及利用山基掩星新技术可获取感兴趣的地区气象资料等研究。他认为:掩星技术作为一项多学科综合技术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精密定位、天气预报、气候学、空间天气和地球重力场等领域的发展。

    由于本次报告会涉及的是两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故听众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许多人会后还与报告人就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了解,有的人还就其应用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设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