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武汉物理与数学所举办了“跨越与发展系列学术报告会” 第五场报告会。该报告会由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邓风研究员和来自台湾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陈正隆博士主讲。
邓风研究员的学术报告题为“固体核磁共振及其在催化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和液体核磁共振相比,固体核磁共振谱线宽、分辨率低,但因其应用范围广,使得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致力于提高固体核磁共振谱的质量。目前,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固体核磁共振谱的线宽和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改善。邓风研究员从最初的“魔角旋转”方法,到如今的多量子多脉冲相结合的先进技术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中的各种实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在分子筛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陈正隆教授是来自台湾中山大学计算化学方面的专家,他对“计算机模拟在材料和生物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当前,材料科学和生物体系基本现象的解释是基于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用计算机模拟已经取得了许多其他分析技术无法实现的科学成果。陈正隆教授在概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诸多优点基础上,他用大量详实的例子分析讲解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和生物体系中的实际应用,如,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安全玻璃、有机光电材料和高分子光电材料、模拟锂电池技术等。在报告中他感慨的说,计算机模拟是现代分析技术中的后起之秀,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挑战NMR的。”他用详实的例证,生动的语言,使整个报告精彩纷呈。
演讲结束后,与会者还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学术研讨会,不仅学术氛围浓郁,而且始终洋溢着海峡两岸学术界同仁的深深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