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东方科技论坛研讨模式生物与人类疾病问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3-29 【字号: 小  中  大   

    小鼠、细菌、线虫、果蝇,这些原本普通的生物,如今正在实验室里作为“模式生物”,代替人类接受疾病、药物筛选等系列实验和研究。日前召开的第30期东方科技论坛,以“模式生物与人类疾病”为主题开展研讨,由上海市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办。会议透露,我国模式生物研究的部分工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模式生物研究今年首次被列入国家“973”项目计划。

    本期研讨会执行主席、上海市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王铸钢教授介绍说,鉴于资源和社会伦理方面的限制,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许多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无法或难以利用人体组织材料进行。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而对这些生物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生命世界的一般规律,所以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

    本次大会共有9场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新的研究计划,包括利用果蝇来研究人类心脏病,综合利用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进行发育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研究,利用条件基因剔除技术研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自身免疫疾病的小鼠模型,斑马鱼模式生物体在人类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等等。一些专家提出了“组合动物模型”的概念。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裴刚院士等建议利用家蚕来做些模式生物的探索,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模式生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