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科技论坛日前围绕“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展开了学术研讨,研讨会由最新组建的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及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项任务接近完成,有关核酸、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数据呈指数增长。面对巨大而复杂的数据,运用计算机管理数据、控制误差、加速分析过程势在必行。生物信息学已逐渐成为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成为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也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生物信息学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研究环境,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主要任务是构建各种类型的专用、专门、专业数据库,对浩如烟海的原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注释、加工,使之成为具有明确生物意义的生物信息,通过对生物信息的分析,从中获取基因编码、基因调控、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理性知识。
与会专家呼吁大力加强上海乃至全国的生物信息学的沟通交流,促进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技术与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结构基因组等领域的紧密结合,并推进数据共享平台和机制的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