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战略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12-04 【字号: 小  中  大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自动化学科和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主办,智能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的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战略研讨会,于近日在合肥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伍小平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斯华龄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自动化学科主任王成红,中科院高技术局处长邢如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崔平等国内外15所大学、研究所和科研管理部门的40多位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合肥智能所常务副所长梅涛研究员就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纲要作了主题发言;斯华龄教授就“9·11”以后美国信息获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思考作了专题发言;北京理工大学李科杰教授重点介绍了学校申请建立仿生学信息获取学科的情况;合肥智能所科教处长葛运建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智能所领域前沿项目“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的立项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加拿大Alberta大学孟庆虎教授(通讯发言)和“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杂志编辑部负责人庞宜生还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期刊的创办和发行情况。

    与会专家们就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的战略需求、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学科体系、组织学术活动、创建学术期刊和学术组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信息获取是信息链中的重要一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求,尤其是“9·11”之后所面临的国际反恐需求,使信息获取突显其重要性,从而从多方面提出了学科升华的要求。加强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研究是在世界信息科学与产业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与会者认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应共同探索信息获取的基本科学问题,逐步建立信息获取的理论基础,为创立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创造条件;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解决和攻克信息获取中的共性问题与关键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专家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尽快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信息获取战略发展建议和重大项目研究计划;创办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国际性学术期刊;积极促进全国性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学术组织的建立。

    会议期间,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斯华龄教授和合肥研究院崔平副院长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合肥智能所领域前沿项目“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的若干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书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还建议,智能所应以多年来在智能传感方面的优势工作为基础,瞄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凝炼科学目标,在研究‘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同时,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

    王成红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传感技术研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尽快提高我国的传感器技术水平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如果能发现信息获取中原理性或关键技术的共性问题,可以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重大项目建议。合肥智能所率先开展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建设,为促进我国传统的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学科升华作出了贡献。希望智能所和中国科技大学能在创建信息获取学术期刊和学术团体方面继续作出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