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刘钝致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组委会主席的信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10-08 【字号: 小  中  大   

    尊敬的同事:
    首先让我感谢你们对中国科学史家的信任,选择了北京作为下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会址。2001年夏天在墨西哥城,我们曾向全世界科学史家的代表作出过承诺,将在前面几届大会成功召开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组织服务工作。现在请允许我向诸位通报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21世纪将是一个以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科学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特别是他们的知识精英,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判断和决策。在作出判断和决策时,历史的回顾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审视人类文明,全球化从16世纪已经起步,科学知识与技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这一进程。今天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珍视,将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跟上全球化大潮的标尺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潜在动力,是纷杂而有序的社会结构所内蕴的人类公理,就如同生命多样性对生命世界的延续一样重要。毫无疑问,科学知识与技术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传播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绚丽的图景。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主题定为“全球化与多样性:历史上科学和技术的传播”(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Diffu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out History)。我们希望,通过昨天和今天在科学与技术领域所发生的传播、转移、引进、吸收和改进的一系列过程的考察,人类能够对“全球化”与“多样性”这两个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为自己的未来找到更理智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我们也希望安排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例如,2005年将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上做出三项伟大贡献(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的100周年,大会几乎肯定要安排有关“爱因斯坦的奇迹年”的大会报告、小组讨论和专题展览。我们欢迎诸位对大会的学术组织工作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有关组织各种类型的讨论会及学术活动的具体办法,我们将在今后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大会的国际程序委员会将负责各项学术提案的评估。该委员会由3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组成,主席是柏林技术大学的Eberhard Knobloch教授, 其成员有(以姓氏字母排列为序): A. Bir (Turkey), M. BLAY (France), L. CORMACK (Canada), Christopher CULLEN (UK), Lorraine DASTON(Germany), Joseph DAUBEN(USA), C. DEBRU (France), S. FIGUEIROA (Brazil), J. FLEMING (USA), Peter GALISON(USA), P. GERDES (Mozambique), E. GIUSTI (Italy), Gerald HOLTON(USA), A. KELLER (UK), Yung Sik KIM(Korea), H. KRAGH (Denmark), C. MEINEL (Germany), Alexei POSTNIKOV(Russia), R. RASHED (France), George SALIBA(USA), J. SAMSó (Spain), F. SATOFUKA (Japan), W. SHRUM (USA), Ida STAMHUIS(The Netherlands), A.N. THAKUR(India), Yangzong WANG(China), E. VAMOS (Hungary), M. YANO (Japan), Tadashi YOSHIDA (Japan)
    在这里我也高兴地通知您,隶属于大会组织委员会的秘书处已经开始工作。您可以随时通过以下方式同我们联络:
    中国北京 100010
    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秘书处
    电话: 0086-10-6405-4554
    传真: 0086-10-6401-7637
    电邮: 2005bj@ihns.ac.cn
    网站: http://2005bj.ihns.ac.cn
    这是一个关于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预报。 大会的第一轮通知将于2003年9月15日以前送出。同时,我们将随时在大会网站上发布有关的最新消息,请注意我们的网址有所变化。如果您能将此信或其中的内容转达给有关人士和机构,特别是那些不习惯电子联络的同事,本人将不胜感谢。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大会的特别建议和意见,请在方便时尽快地同我们联系。盼望2005年夏天在北京见到您。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刘钝
    (自然科学史所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