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02年会议”于8月18日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主任方守贤院士,副主任沈文庆院士和靳根明研究员,谢家麟、张焕乔院士等学术委员,特邀代表冼鼎昌院士,国家实验室主任魏宝文院士、副主任詹文龙、王义芳研究员和李发伸教授,共计40多人。会议由方守贤院士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和审议了詹文龙研究员代表国家实验室作的工作报告,然后考察了CSR工程新落成的主环大厅、实验环大厅和工艺楼,研制成功的磁铁、电源、真空等关键技术的各种样机,超高真空、自动控制、束流诊断等实验室;初步建成的ECR离子源原子物理研究平台;正在施工的HIRFL的改造项目;正在研制的小型质子回旋加速器和大功率电子加速器。学术委员们对CSR工程和国家实验室两年来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表示满意和赞赏。专家们建议国家实验室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凝炼科技目标,集中力量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首先实现突破,取得创新性成果,并呼吁中科院和国家主管部门尽早解决工程资金的缺口问题。 会议分重离子物理和重离子加速器两个专业委员会进行。重离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对用户提交会议审议的37份2002-2004年实验束流申请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和讨论。 重离子加速器专业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了4位研究员作的加速器方面的工作报告,会议高度评价了在新建装置的研制和优化、原有装置的运行和改造,增加束流种类,提高束流指标和运行效率方面所作的努力,认为这必将为我国开展一些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创造先进的实验条件。 (近代物理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