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出色地实施和完成由大气物理所吴国雄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各项研究计划,在项目启动会召开不久,第二、第一课题组相继召开了“水文模式/资料”和“海气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第三课题组于2002年3月27-30日在广东省汕头市举办了《青藏高原和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联合吴国雄院士、丑纪范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及其影响天气气候异常的机理》同时召开,因而,与会专家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会议由第三课题组负责人刘屹岷、钱正安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寒旱所、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汕头市气象局、潮州市气象局、揭阳市气象局等单位的学者。汕头市气象局黄克贝局长代表广东省气象局和汕头市气象局欢迎两个项目的学术研讨会在汕头举办,认为此次学术交流会有利于基层气象部门的学习和发展,希望开展有关台风方面的合作研究。汕头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给予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会议期间,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会见了与会专家,希望今后加强科学院与地方的科研合作。 研讨会上,课题组成员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通过对青藏高原、洛基山和安地斯山附近盛夏上升运动分布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是影响东亚气候格局的重要因素。考察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空间分布与欧亚大气环流和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青藏高原上空环流变化与太平洋副高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探讨青藏高原热状况和海温异常的多时空尺度变化,及其各自与亚洲季节转换和中国夏季降水的综合影响。这次交流对今后完成第三课题的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汕头市气象局副局长介绍了台风对汕头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情况以及台风预报的状况。 项目总顾问叶笃正院士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后,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会有所创新。他特别强调,要弄清青藏高原在气候形成和变化中到底起什么作用。科教处浦一芬处长对本课题的研究进展给予很高评价,并希望整个项目取得更多的创新性成果。最后,吴国雄院士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感谢汕头市委、市气象局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对这样短的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兴,希望课题组成员沿着叶笃正院士指出的创新路线深入扎实的开展工作。 (大气物理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