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科大科福公司“S-ABA技术暨产品推介研讨会”在京举行(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03-22 【字号: 小  中  大   


    2002年3月8日,中科大合肥龙蟒科福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公司“S-ABA技术暨产品推介研讨会”在北京凯宾斯基会务中心成功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农业部种植司、农技推广中心、农业部药检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北京市园林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以及中国农科院、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S-ABA技术与中国大农业”。会议首先由龙蟒福生公司及科大龙蟒科福公司董事长范先国博士、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谭红研究员以及龙蟒科福公司总经理、中国科技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周冀衡教授等向大会作关于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S-ABA技术及应用产品的系列报告。与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博士、农业部种植司副司长陈生斗、中国农行总行农业信贷部总经理魏湘宾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对龙蟒福生公司和龙蟒科福公司在S-ABA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作出的成绩和S-ABA产业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S-ABA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取得突破,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大,从植物生理上提高农作物的抗逆境能力,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对大农业和生态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应对WTO的挑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领导还就产业培育和产品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对S-ABA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并表示有关政府部门将持续关注和大力扶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里这一龙头企业的发展。沈阳化工研究院的陈虎葆教授等专家也就S-ABA技术及其产业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S-ABA技术的产业化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做成了外国人想做但没做成的事,为我国农业科研事业赢得了荣誉,为国争了光。同时表示相信,该技术具有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力,必将为我国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
    S-ABA(原名脱落酸,中文定名S—诱抗素)是“国家863计划”和“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成果,它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被称为植物抗逆诱导物质之王和新型高效植物保健产品。作为植物的“抗逆诱导因子”,它可启动植物抗逆基因表达,激活植物内源免疫系统,诱导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干旱、低温、盐碱、病虫害等)产生抗性,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和抗盐碱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业、园林绿化、生态植被恢复等领域,在国家“三北”生态治理、西部大开发及绿色奥运工程等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S—诱抗素是由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天然物质,经国家预防医学科学院检验,对人畜无毒无害,无残留,可放心地应用于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在传统农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和应对WTO的严峻挑战等方面,也极具战略意义。
    S-ABA早在1963年就被美国人首先发现。基于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近40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但由于技术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谭红研究员历时8年潜心研究,成功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由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地进行产业化开发,在全世界首次实现S-ABA工业化生产,成为S-ABA产业的创立者与领导者,填补了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的一项空白。利用真菌发酵技术生产S-ABA,克服了植物提取法生产天然ABA的昂贵生产成本和原料的局限性,避免了人工合成法生产外消旋体ABA的缺陷,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廉等特点,使S-ABA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和应用成为可能。该项目被中科院专家组评定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四川龙蟒集团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组建的生物化工类高科技企业。
    (据中国科技大学网站消息)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