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访谈 > 科学访谈
陈镜明:大气增暖中的碳循环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1-18 【字号: 小  中  大   

  陈镜明教授简历:

  陈镜明: 1956年7月25日生。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教授。

  学习简历:

  1983~1986 英国里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78~1982 南京气象学院取得学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0~至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教授

  1997~2000 加拿大遥感中心 研究员

  1994~2000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副教授

  1991~ 1993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 助教

  1989~1991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后

  [主持人]:

  非常欢迎您到我们网站来,今天我们访谈的题目也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就是大气增暖中的碳循环。您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工作过,现在就职于加拿大多伦多地理系,您的名字被列入加拿大联邦政府首席科学家名单,近年来您与国内科研单位就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做了很多合作研究工作,请您谈谈您的主要研究工作,你们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

  [陈镜明]:

  首先我很感谢你们的邀请,有这个机会和中国科学院网友们交流。我在中国进行合作研究项目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我们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总的经费由国际开发署支持,有210多万加元,同时中国科学院还有匹配的研究经费,还有一些另外的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到2006年底为止。在这两年多的工作当中,我们得到中国好多单位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们参加单位有好多,国内的牵头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方这方面的项目首席科学家是刘纪远所长,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还有南京大学,南京土壤所,南京林业大学等都参加这个项目,还有兰州寒旱所。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说模型,我们用卫星遥感数据加工方法来提取地面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碳水平衡的模拟,这两年来我们邀请了二十多位中国方面的专家到加拿大培训,在国内也举办了五个培训班,国内合作单位用我们的方法还有仪器,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是在中国到目前为至比较大规模的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一个项目。在加拿大主要特点是它的森林很多,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比较深入,我们主要是做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现在初步结果是认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增加碳的蓄积量,也就是森林从大气当中吸收二氧化碳,这对中国在决定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

  中国有五个培训班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中国选的点是哪些,地点在哪里?

  [陈镜明]:

  主要在三个地方,一个是在北京,北京有三个培训班,同时还有一个培训班在南京,同时也到宝应,它是南京林业大学一个实验基地,宝应是一个县。

  [主持人]:

  也是做森林吗?

  [陈镜明]:

  也是做森林。那边主要是人工林,比较整齐的人工林、杨树,我们除了做人工林以外,主要还做自然林,我们在长白山有一个点,做一些比较基础的研究。另外在贵州省黎平县有一个点,然后在江西省兴国县有一个点,除此之外在甘肃省黑河流域也有一个点。

  [主持人]:

  经常听人们说到温室气体的源与汇,这个源是不是就是来源,汇是否可以理解为汇集,源与汇的转换是否就构成了整个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现在了解的是不是很清楚呢?

  [陈镜明]:

  源与汇的概念,基本上就是您所说这个概念。源就是来源嘛,主要是探索大气当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为大气来说地面有可能是源,就是从地面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也有可能是汇,就是从大气当中吸收二氧化碳。地面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当然主要是人类使用的化学燃料,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当大的,每年达到50多亿吨。同时陆地生态系统,比如森林、草地、农田也可能会是源,植物生长它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它就是汇,但是你要是破坏了森林,森林不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森林下面积累了很多有机质,有机质里面含很多的碳还原到大气里面去就是源。就是生态系统有可能是源,也有可能是汇。

  [主持人]:

  实际上陆地生态系统可以把温室气体吸收到它里面去,如果破坏了它就把不应该释放出来的释放出来了。

  [陈镜明]:

  对。比如说把森林的树给砍倒了,把树枝、树叶留在那个地方就可能腐烂还原到大气里面去就变成源了,即使人类不破坏森林,因为大气当中吸收二氧化碳比较少,这种情况下源就比较少。

  [主持人]:

  是不是应该让它源尽可能减少,让它汇尽可能增加。

  [陈镜明]:

  我们这个项目是增加碳的蓄积能力,也就是说要增加它的汇,比如你种了树以后,在生长过程中把二氧化碳转换成生物量。把大气当做一个系统来处理的话,我们知道进入大气有多少,留在大气里面有多少都可以测量,进入大气主要是化学燃料,煤炭、石油还有煤等等这些燃烧每个国家都有,误差不大。我们知道通过化学燃料释放到大气当中50多亿吨。同时在热带地区他们每年都要砍掉不少森林,然后把它转换成农田,也释放很多二氧化碳,大概有20亿吨左右,也是相当大的一个量,这两个大概是主要的。

  [主持人]:

  20亿加50亿应该是70亿。

  [陈镜明]:

  每年大概有70亿吨这是源。二氧化碳浓度我们可以算出来,可是留在大气当中只有35亿吨左右。剩下来的是二氧化碳失踪量,到底到哪儿去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可以知道陆地跟海洋源和汇的大概的分布,失踪的35亿吨中大概一半是被海洋吸收了,另外有一半被陆地吸收了,现在基本上这个搞清楚了。但是在陆地什么地方被吸收这是一个很大问题没有搞清楚。

  [主持人]:

  那现在就是说这些都是可以测出来的,总共释放的源是70亿吨,大气系统吸收的是35亿吨,那么有35亿吨失踪量,然后有一半被海洋吸收,有一半被陆地吸收。

  [陈镜明]:

  现在大家观点一致的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生态系统可能是失踪量的主要分布区,陆地主要的地区,基本上比较倾向于这种意见,但是还没完全搞清楚。

  [主持人]:

  你说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是吸收?

  [陈镜明]:

  对。

  [主持人]:

  那为什么要选择碳循环,碳的循环过程是不是比较好研究呢?

  [陈镜明]:

  比如说二氧化碳只是有关碳气体的其中一种,还有甲烷里面有碳,还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总量远远不如二氧化碳多,但是甲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气体,虽然它总量不高,可是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每单位的增暖效果要高,要高出23倍来。这是碳方面的气体,还有其他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氮,烧煤也释放二氧化氮,所以这些气体都很重要,我们所谓碳平衡最起码是三个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要说到温室气体的话,还得包括二氧化氮这些。实际上我们大气当中的水汽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温度增加以后,大气当中水汽也会变,有些地区会增加,有的地区会减少,所以由二氧化碳所引起的一些副作用也是很大的,这是全球增温效应研究当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整个大气里面好多气体都是有温室效应的,水汽是第一,然后二氧化碳。要是没有水汽的话,我们现在在北京可能温度在冰点以下,零下多少度了。

  [主持人]:

  你说这个水汽会不会影响北方的干旱化呢?

  [陈镜明]:

  总的概念就是干的地方变干,湿的地方变湿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结果。但是这种增温效应以后会干的地方会更干,湿的地方会更湿。

  [主持人]:

  除了陆地生态系统之外,大气海洋是否也有自己的温室气体循环系统呢,现在你们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你得出来的结论是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增加碳,是在吸收是吧,是在汇集?

  [陈镜明]:

  对,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这方面的。

  [主持人]:

  陆地生态系统还有什么研究内容呢?

  [陈镜明]: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在沿海一些海滩都算在内。

  [主持人]:

  那它们是源还是汇呢?

  [陈镜明]:

  看情况,有一些是源,有一些是汇。基本上农田跟草地是中性状态,森林是汇的地区比较多一些,源的地区比较少一些。

  [主持人]:

  比如说像西部裸露的山区是源还是汇呢?

  [陈镜明]:

  看它原来的历史是什么,如果长时间都是裸露地,土壤里面如果没有多少有机碳,源就不可能存在。但是过去像森林你把它砍了以后,土壤里面还有很多有机质,就会变成源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

  这个过程中光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陈镜明]:

  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开端。比如枯枝落叶落到地上一部分会分解,一部分会落到地里面去,所以有一个地方有森林,几千年几百年有森林的话,地下的有机质是很多的。

  [主持人]:

  现在我们国家,比如中国南方有大量的水稻田是不是源呢?

  [陈镜明]:

  中国在农业方面水稻田是气候变化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水稻田吸收进来的是二氧化碳,可是因为水淹的土,下面有机质分解出来少量是二氧化碳,大部分是甲烷,你把二氧化碳变成甲烷了,可是甲烷比二氧化碳升温能力要高出23倍来,所以水稻田总的算可能是源。

  作为中国这么大的水稻面积,这方面我想国内不少学者在做,中国科学院有个课题在重点做这方面,结论是什么我还不太清楚,结论可能是源。

  [主持人]:

  这个是不是对我们国家很不利的事?

  [陈镜明]:

  各方面都在考虑,现在中国正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京都协议书》是1997年底12月份在日本京都一百多个国家开的会达成的议定书,议定书当中要求发达国家承担义务,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一些义务,要减少总的排放量。中国也派代表参加了,表示对这个议定书的支持,当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排放的义务。现在很多西方媒体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第一步发达国家先承担义务和第二步像中国、印度也都有责任了,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增加了这方面的研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京都协议书》现在有两个条款,第三条的第三条款可以允许你把生态系统所增加的碳量放到国家的温室气体清单里面,当然我们化石燃料所释放的碳量,这个温室气体的量这儿有一个清单,各行各业都要计算一下这个清单这个总的释放量,比如你把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系统都加进去的话,森林要是吸收二氧化碳你就从释放的总量中减出来,这是对国家有利的,这也是鼓励大家植树造林,或者用一些农业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或者温室气体的释放量这是对的,还是有这种潜力的。所以中国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像中加研究项目主要是对生态系统进行一个评估,这样就知道我们现状是什么。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主持人]:

  我现在觉得它的源的量还是比较大的,吸收的汇可能还是比较小吧,这两个是不是比较悬殊呀?从量的概念上说?

  [陈镜明]:

  对。另外一个概念,比如说原来的水稻田,原来都是一直在释放,甲烷什么在释放,这个不算,因为没协议书,都是照常进行的。如果你要做了某种措施使它与原来相比有所减少就可以算到清单里面。1990年时候不管是源还是汇,起点是1990年,1990年增加了森林面积,种了很多树,或者森林管理方面减少砍伐,延长轮作期。采取措施以后减少了二氧化碳这就算,现在是对发达国家而言的,中国以后怎么做,以后还有一些新的议定书出来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承担这方面的义务。

  [主持人]:

  因为中国正是在发展的一个势头上,它又有那么大的农业人口,耕作面积,又必须养活这么多人,所以必须保证他的粮食生产,这个对中国来说国际上已经在限制了,咱们又需要有这么多的耕地,水稻田来支撑我们人口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发展当中的问题。

  [陈镜明]:

  对。当然中国这么大国家,首先把自己家底搞清楚。在《京都协议书》以后第二次更深入的全球性的协议,中国这么大国家它很有发言权,你自己要有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个建议应该既合理又要对自己国家有利,你不做研究,可能就会处于比较被动的状况。

  [主持人]:

  中国政府必须要做一些什么,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提出对国际上减排的一些建议,而且这些建议既合理,又要有利于本国利益?

  [陈镜明]:

  对。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林业部都很重视。原来这方面基础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方面会慢慢清楚的,现在有好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加现在有六个有关这方面的合作项目,我们这个是其中之一。

  [主持人]:

  其他的?

  [陈镜明]:

  叫清洁发展机制。

  [主持人]:

  这是你们项目的名字?

  [陈镜明]:

  我们是叫碳增加蓄积量。还有提高煤燃烧利用率等等。

  主持人:

  就是中国和加拿大方面的科学家有六个项目在搞?

  [陈镜明]:

  对,清洁发展机制大家考虑比较重要一个就是风能的利用,在中国西部风比较大,可以用来发电,还有太阳能,这些都是没污染的能源。中国太阳能还是用的不少,用来加热水这个很不错的。

  [主持人]:

  除了陆地生态系统,大气和海洋是否也有温室气体循环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陈镜明]:

  大气是很复杂的系统,大气自己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但是我们说全球碳循环主要指的是陆地跟大气之间的相互交换,海洋跟大气之间的相互交换。海洋也吸收二氧化碳。

  [主持人]:

  主要是包括了这三个系统之间,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都有?

  [陈镜明]:

  对,都有。内部它们自己不断地演变,实际上要考虑它们之间通量的变化,内部每一个系统之间的循环过程也要考虑进去。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大气和陆地的相互作用,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陆地和海洋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一些有机质可以溶解在水里面,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量,这个也应该考虑的。

  [主持人]:

  刚才您已经说到了《京都议定书》,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报告叫做IPCC报告,科学家的成果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决策的依据,请您介绍一下科学家在政府决策当中的作用?

  [陈镜明]:

  科学家作用实际上在全球方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相当大的,比如IPCC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对于气候整个系统,对人类作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评估都是科学家做出来的,参加写这个评估都是科学家做出来的,然后科学家直接的读者还是政府的决策人员,这是一方面,这是从全球来说的。当然真正要了解自己国家的问题,要制定国家的应对政策,就要靠各个国家自己更详细的研究了,比如说在加拿大好几个部门对气候变化都承担着很大的责任,比如说加拿大环境部,环境部就是加拿大制定气候变化方面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除此之外还有自然资源部,农业部,还有渔业和海洋部。加拿大科学家们的成果有些是发表的,有一些是报告形式的,他们要不断向决策机构发送,都由科学家作为顾问,因为科学家本身就是直接参与这个决策过程的。比如说我原来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工作,在自然资源部我们遥感的方面,研究加拿大碳平衡,我们得到的结果有一些还没有发表,上面就要了解我们报告的内容,他们等着看。

  中国现在在做林业方面的清单,他们就缺乏资料,比如说林业方面清单他们有哪些资料呢?有森林清查资料,这个森林清查资料主要是地上部分的,地面以上森林生长量,生物量多少,生长速度快慢,这些都可以用来计算到底生物量增加还是减少,比如是两次,两次一比就可以算出来的。可是地面部分生物量增加好算,而地下部分有根,根有可能增加,有可能减少,还有土壤的有机质这个没有资料,怎么办呢?就用比较好的计算机模型,根据各种条件,土壤水分状况,这个科学家可以帮助做的。

  [主持人]:

  科学研究的成果第一被政府有关部门很快利用了,另外一个还影响到国际上各国领导人在国际上的决策,实际上也关系国际政治的问题是吧?

  [陈镜明]:

  把自己家底摸清,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谈判上就可以占主动的地位,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京都协议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在制定议定书之前他们提出很强的理由,他们要求不是减少排放量,而是要增加排放量,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这个使得大家也心服口服。

  [主持人]:

  不管怎么样总量排放还是增加呀?

  [陈镜明]:

  总的排放量可以比1990年要增加一些,但是加拿大、美国当时都要求比1990年要少5%到6%左右。所以这个挺重要的,先把研究做好,然后为国家政策提供依据。

  [主持人]:

  好象讨价还价是相当厉害的?

  [陈镜明]:

  现在碳是很有价值的。要有兴趣的话我可以谈一下全球的碳经济,也叫碳市场。这是《京都议定书》形成以后,这是政府希望形成的一种碳的交易,各个国家可以做买卖的,通过市场来交易,一可以减少排放量,第二个增加碳的蓄积量,比如说南美洲有一个国家,南美洲那个地方森林生长得很快,热带雨林,但是他们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主持人]:

  他也不需要吧?

  [陈镜明]:

  现在这种情况他不需要,这个森林种了多少年才可以利用,因为经济情况他们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投入。但是加拿大可以到那边投资植树造林,然后增加的碳蓄积量。这样就刺激国与国之间的互相帮助,总的目的是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量。实际上这种方式很受欢迎,比如说你要叫美国去减少排放量很难,它代价很高,欧洲也是,加拿大也是。比如在美国本土种一棵树碳一吨它一美元,可是碳的价值又是多少呢?这一吨碳是在八百欧元到一千欧元之间,也就是一千美元以上,你这样就可以看到我们这种植树造林碳蓄积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人类引起大气变化,威胁到自己的环境,这是自己造成的,但是人作为有灵性的动物现在也在弥补,可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市场机制建成了以后,这个碳的价格会慢慢往上浮的,跟各种各样植树造林成本有关系,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没什么地方可种树了,可造林了,这种碳的价值就更高了。所以很多有前瞻的石油公司他们就去买这个Credit。

  国家要进入了京都协议二期,从工业上减少排放量一吨会损失一百多美元,可是在国内造一公顷林只要几百块钱,这种投入跟产出差别是很大的,现在没有这个碳的市场形成,但是迟早会有这种观念的。一般老百姓也会有一点印象,比如说你到外面去买家具回来,你是为市场做贡献了,同时你也为气候变化做贡献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把家具买回来,放在这个地方,你就把这个碳固定在这个地方了,要不然的话碳就会释放到大气里面去,这个价值就自然很高了,比如说这个0.1吨乘上1千欧元的话,这里面的价值有多少。所以你把森林转换成永久性的房屋、家具什么,这也是有固碳过程的。

  [主持人]:

  砍树和种树是相反的问题了?

  [陈镜明]:

  你砍了树以后你要把它变成荒地,它不再吸收二氧化碳了,这个就对气候变化有害了就没有利了。比如你砍了老树它就不再长了,就不再增加了。然后你把碳提取出来放到其他地方,再种新的树,这块地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又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再吸收,再移到其他地方去。

  [主持人]:

  原始森林一直让它保存在那个地方,实际上对温室排放没什么贡献吗?

  [陈镜明]:

  没什么贡献,基本上是平衡状况。因为树林大了以后生长比较慢,吸收二氧化碳和分解二氧化碳基本上是平衡的。当然这只是从碳的角度,森林不仅仅是为了固碳,还有生物多样性,还有审美价值,比如公园什么的。

  [主持人]:

  布什政府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条款,美国科学界对此反映如何呢?

  [陈镜明]:

  美国原来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就是这个京都议定书,科学家是积极倡导者,可是布什政府上台以后不支持这个京都协议,使得它差一点被毁掉了。还好,欧洲几个主要国家,欧共体几个国家,主要是德国、荷兰等对它很支持。他们做了很大很大的贡献,原来说好了,第一类型的国家就是发达国家,总的减少的排放量要达到55%,包括美国算是第一类型国家,把美国拿掉以后,美国相当于它的40%左右。只要有一些国家不参加了,就达不到55%了。

  [主持人]:

  你说55%是减排的目标吗?是什么意思?

  [陈镜明]:

  比如第一类型的国家有一个排放总量,但是参加议定书的这些国家都加起来它的总排放量要占第一类型总排放量55%,也就是你这些国家加起来总量都不到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你起码要达到第一类型国家的55%这个量才有意思。美国不参加,所以只有60%了,这个议定书就生效不了。首先是日本,日本因为跟美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重大决定都是跟着美国走的,但这个问题上被欧洲给说服了,里面的内幕情况不知道,日本同意参加了。日本同意参加以后剩下两个国家,一个加拿大,一个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加拿大算是公众意识比较强,老百姓支持它,政府在左右摇摆,主要是民众意识很强,支持政府参加这个协议。后来加拿大通过了,剩下是俄罗斯,俄罗斯参加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在1990年的时候他们国家排放量比较高,后来动乱了一阵子,他现在总的排放量低于1990年,它可以把这差值卖给其他国家,但是他一直很犹豫,到今年10月23号俄罗斯才通过,所有的障碍都解除了。

  [主持人]:

  现在就剩美国了?

  [陈镜明]:

  美国不参加也可以生效了,达到55%了。美国这个做法是很糟糕的,形象很糟糕,特别是在欧洲,在欧洲召开这方面的谈判会议,在会场外面围了很多环境保护组织的人,往他们脸上摔苹果我记不得哪年的事情了。但是布什为了安定这些科学家,没有减少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经费增加了不少。他不参加主要原因并不是说这个议定书不好,他主要是说我们现在不太完全清楚,你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人类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后会使得温度增加,现在温度增加有可能是自然变化,并不是跟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

  他不承认是人类社会造成的?

  [陈镜明]:

  他不是不承认,他是不相信。

  [主持人]:

  他实际上是一个拖延的过程?

  [陈镜明]:

  拖延的过程。布什本身他都有自己的背景,主要是石油公司这些。这样做对石油公司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不愿意自己国家的经济和切身利益受到影响,是这么一个背景。

  [主持人]:

  您再给我们说一下,您认为今后科学界应该进一步开展哪些工作来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还有跟国内合作方面有哪些希望和要求呢?

  [陈镜明]:

  把全球变化这个问题搞清楚是一个很复杂,也需要很大投入,时间很长的研究。实际上欧共体、美国在全球变化方面的投入增加很快,特别是现在卫星监测系统,就是用卫星来观测大气跟地球表面这些现代化的工具,现在增强很快,现在有很多卫星传感器,用各种光谱、波段,主动微波,被动微波,雷达等等,实际上美国有一套对地观测系统,欧洲也有,中国有庞大的航天计划,国家对它投入也很大。当然有其他的目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监测地球系统,包括大气跟地表,这样的话我们能够取得足够的数据,知道它的过程,然后可以把气候变化原因和它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都可以做清楚,现在大量的数据在积累。

  [主持人]:

  昨天开幕的国际对地观测委员会第十八届全会,徐冠华还发表了讲话,他讲的很大一部分是中国要搞对地观测系统。

  [陈镜明]:

  中国现在有自己的系统,有风云一号、几号。

  [主持人]:

  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等都有。

  [陈镜明]:

  因为地球很复杂,仅靠地面观测非常有限,必须要有这么一个观测手段不断地积累资料。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我觉得是应该的,是对的。

  [主持人]:

  那你的希望和要求呢?

  [陈镜明]:

  中国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在飞跃的发展,国家投入特别大,但是同时科技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怎么避免重复建设,像这些还是需要逐渐的完善,避免这些重复劳动,互相竞争、而不是互相帮助这种情况。这个都是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但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益,很希望国家科技界的领导多考虑考虑。

  [主持人]:

  你们在加拿大不会碰到国内存在的这种问题吧?

  [陈镜明]:

  加拿大基本不会。

  [主持人]:

  比如你跟自然资源部申请一个项目,你可以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吗?

  [陈镜明]:

  也可以,到外面有一些公开的这种,公开竞争的经费来源,有好多种渠道,国家级的,省一级的都有。

  [网友]:

  大气升温是跟臭氧空洞一样,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在局部地区还是扩展到全球范围,有专家说北京今年是暖冬,请问在别的国家和地区是否也出现此种问题?

  [陈镜明]:

  今年有些地方有高、有低,有的会暖和一些,有些地方会冷一些,因为天气条件变化幅度是非常大的,我们说的气候是多年的总合。暖冬还是冷冬跟天气状况有关系,二氧化碳在进入大气以后,留在大气时间很长,大概八十年到一百年,你想留在大气时间这么长,它会随大气环流系统到全球各地,所以增温是在整个系统当中。也跟纬度分布有关系,但是在同样维度上差别是不大的。

  [主持人]:

  就是在全球整体的一个影响?

  [陈镜明]:

  对。

  [网友]:

  我们都知道人类吸入是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早些年提出的少生孩子多种树是否对减少温室气体增加有好处?

  [陈镜明]:

  影响相当少,吸进去的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作为全球来说,人类这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少的,树的数量远远比人的数量要多的多,森林它是光合作用,它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跟人相反。森林晚上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释放二氧化碳,它和人一样。比如说早晨人们以为空气很新鲜,到森林里面实际上空气不新鲜。早晨空气实际上并不是最好的,这个时候氧气最少,清晨在太阳出来之前二氧化碳最多,氧气最少。森林本身有呼吸作用。

  [主持人]:

  白天跟人相反的,它是吸进去二氧化碳,呼出来的是氧气,到了晚上它又把二氧化碳再吐出来?

  [陈镜明]:

  是。这叫自养作用,当然消耗了一部分光合产物,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转换成生物量的。总的来说这个网友说的是对的。

  [主持人]:

  谢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