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团中央协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司法部等22家单位联合发文,表彰2015-2016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团委组织申报,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东方超环边界诊断组获此殊荣,这也是合肥研究院首次获得此荣誉称号。
青年文明号是共青团创建的最响亮品牌之一,表彰对象是优秀青年集体。各条战线上的优秀青年集体经过创建、逐级申报,并经评选,由相应层级的团组织授予。今年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评选由两条线组成,一是团中央联合各行业系统共同评选,如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交通部等22家单位;二是团组织体系逐级申报。等离子体所东方超环边界诊断组由合肥研究院团委组织创建申报,并通过省直团工委、团安徽省委等逐级推荐申报。此次被命名的青年集体来自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工作在服务群众、行政执法、研发制造、研究决策的第一线。文件指出:“他们的创建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他们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等离子体所东方超环边界诊断组成立于2007年,现有成员共27人,35岁以下青年占总人数的96%,是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青年高学历科研队伍。近年来,东方超环边界诊断组以“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大科学文化鞭策和要求自己,为中国核聚变能的发展奉献青春与激情,为EAST高水平工程和物理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产出。
该集体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集体、培育“学习型”科研工作者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增强青年人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坚持打造“实力型”青年集体,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发展了偏滤器探针、高/低场侧中平面探针、充气成像、热氦束发射光谱、多能带软X射线、锂束发射光谱和中性束发射光谱等多套边界诊断系统,在EAST物理实验开展过程中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边界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和涨落特性实验数据,很好满足了开展相关物理和工程研究的迫切需要,为EAST装置整体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优秀科研平台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迄今共计100余篇论文发表于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Nuclear Fusion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成为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轻科研团队。
近年来,合肥研究院团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围绕青年需求和特点,结合中心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构建活动载体,打造活动品牌,大力举荐优秀青年和集体,展示当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