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国启动国家级猕猴遗传资源库建设

2025-10-23 中国新闻网 韩帅南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10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于2023年启动的猕猴生物资源库(Macaca Biobank)在近期取得系列突破,有望解决当下“用猴荒”问题,同时通过系统挖掘猕猴资源,可为新药研发提供不可替代的平台。

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猕猴资源,但符合高标准实验要求的个体供应持续紧张。同时,由于缺乏精准的遗传背景和表型数据,实验结果的不可重复性成为困扰科研人员的普遍难题。

猕猴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依赖于对遗传信息的详尽解析和对表型的精准描述。202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依托“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猕猴生物资源库计划,旨在为每只猕猴建立完整的“终身档案”。该档案将包括全基因组序列、医学影像、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数据等全方位信息,形成一个动态的生物大数据中心。

近期,该计划已完成对919只中国猕猴基因组数据及52种表型数据的系统分析,并取得系列突破。

“建设国家级猕猴表型遗传资源库,其意义远超出解决当下的‘用猴荒’。”研究员孙强指出,该项目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科研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使研究人员能够精准筛选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实验动物。这一举措也将推动中国从“猕猴资源大国”向“生物医药强国”转型。通过系统挖掘猕猴资源,可以自发发掘出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新药研发提供不可替代的平台。

目前,该项目团队正在不断扩大样本量和表型指标,未来将持续完善这一国家战略性资源库。

打印 责任编辑:范思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