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一群小海龟爬向大海。南沙站供图
近日,一场围绕绿海龟“生命第一程”的科学守护行动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展开。面对藤蔓缠绕、天敌捕食和烈日暴晒等严峻自然挑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以下简称南沙站)科研人员首次清晰记录了绿海龟孵化的全过程,并通过精准人工干预,成功助力一窝刚孵化的绿海龟幼崽跨越“最后难关”。
今年7月,南沙站科研人员联合驻礁环保部门,首次在永暑礁发现一处绿海龟产卵场。双方随即启动联合保护机制,在产卵场及周边设立“海龟联合监控与保护区”。8月10日与16日,科研人员先后两次记录到绿海龟上岸产卵的珍贵场景。历经52天自然孵化,这批海龟蛋于国庆假期顺利迎来破壳“新生时刻”。
针对前期观测中发现的由底质偏硬、沙滩藤蔓阻滞及鸟类啄食等因素导致的幼龟无法成功入海问题,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地疏松了表层硬质沙土、清理行进路径上的障碍,并布设临时防护网以减少天敌侵扰。这些措施在不影响自然行为的前提下,为幼龟打通了一条安全的入海通道。
永暑礁作为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的重要观测点,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已初步形成较稳定的绿海龟繁殖地,生态价值进一步凸显。据介绍,本次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窝成功孵化的超过100只幼龟中,有95只已顺利入海,死亡率降至10%以下,与首窝约35%的死亡率相比,存活率实现大幅提升。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5-10-16 第3版 综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