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图为王健(左一)等科考队员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布放双模AUV。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近日运用冰下双运动模式AUV(简称“双模AUV”),成功开展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底形态和冰下海洋环境综合观测。
“双模AUV是具备水下巡游与冰底爬行两种运动模式的水下机器人,本次考察期间共完成12次下潜,顺利完成多项指标测试验证,同步开展了冰下海洋环境观测,获得了包括电导率、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及冰底视频在内的水文—生态数据。”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说。
双模AUV是“十四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围绕北极海冰及冰下海洋环境立体观测需求研制的水下机器人装备。
王健表示,双模AUV可在海水中以2至3节的速度航行观测,也可贴附在冰底近距离爬行观测,满足不同学科的多样化观测需求。本次科考期间,双模AUV完成了我国首次在北冰洋100%密集冰区的海冰冰底形态观测试验,获得了高精度的冰底冰形冰貌数据。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林龙山表示,本次考察期间,双模AUV为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表现出优异的冰下观测能力,标志着我国北极水下机器人装备实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提供了一种实时、大范围、多参数同步的冰底精细观测技术手段。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其中,搭载双模AUV成功开展北冰洋冰底环境探测的“雪龙2”号于7月6日从上海出发,9月26日返回上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