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据统计,本届大会预计将迎来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参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介绍,会议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大会还将发布《杭州宣言》,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大会也将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发布会上,何宏平还介绍了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目前,我国共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居亚洲首位。”何宏平说,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主席单位,中国科学院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系统推进科学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比如,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中国科学院通过推进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长江江豚、福建天麻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稳步恢复,栖息环境持续改善。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首要地位,也是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我们通过整合120多个现有的自然保护地,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实行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治理,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稳步向好。”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说,比如,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植被盖度和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30%和11%以上,近五年向下游年均输水量增长百亿立方米,地表水质稳中向好。
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我国还规划一些区域支持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比如,首批5个国家公园规划了20多条生态旅游线路,建立了宣教馆、访客中心等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吸引1400多万人次参与。”袁继明举例道。
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原载于《科技日报》2025-09-17 02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