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包信和与研究员高敦峰团队在煤基乙炔制乙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调控催化剂颗粒间传质,提高了乙炔电催化半加氢反应性能,实现了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的乙烯电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通过石油烃的蒸汽裂解工艺生产。鉴于我国富煤少油,近年来煤基乙炔制乙烯成为一条重要的非石油路线。由可再生能源驱动、以水为氢源的乙炔电催化半加氢制乙烯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低碳排放等优势,但仍存在反应过电位高、乙烯生成速率和选择性较低等问题。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结构调控上,而介观尺度上的传质效应经常被忽视。
研究团队通过定量分析揭示了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剂层中颗粒间传质的关键作用。当铜立方体电极的平均颗粒间距离增加至265纳米时,在碱性膜电极电解器中实现了97.4%的乙烯法拉第效率和1.5安培每平方厘米的乙烯分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谱、工况拉曼光谱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增加铜立方体颗粒间距离能有效促进颗粒间乙炔和乙烯的传质,加速乙炔吸附和乙烯脱附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的乙烯电合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3162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25-09-16 第1版 要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