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社】这颗“逃逸之星”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提供有力证据

2025-02-21 新华社 张泉
【字体:

语音播报

来自球状星团的“逃逸之星”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J0731+3717与M15的轨道关联、化学关联与年龄关联。(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记者2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发现M15球状星团的一颗“逃逸之星”J0731+3717。研究表明,J0731+3717是被黑洞的引力弹弓机制从M15弹射而出,为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人类目前已发现大量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恒星级黑洞,以及存在于大型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介于两者之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教授黄样介绍。

科学界普遍认为,中等质量黑洞是恒星级黑洞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关键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目前人类只发现了少数存在争议的候选体,中等质量黑洞是否存在?一直缺乏关键证据。

此前的科学观测和研究表明,M15球状星团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重达1700至3200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但科学界长期以来无法确认,因为无法排除M15的中心为一群致密星的可能性。

此项研究中,团队基于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和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等的观测数据,发现在约2000万年前,J0731+3717以接近每秒550公里的超高速度从M15中弹射而出,这颗星还有着与M15高度一致的化学丰度和年龄。

“自球状星团中弹射出如此高速的恒星,就需要一对密近双星从中等质量黑洞的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附近经过时被强大的潮汐力撕开,双星中的一颗星被黑洞捕获,而另外一颗星则被高速弹出。”黄样说,这一发现为M15中心存在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有力的动力学证据。

“随着人类大规模光谱巡天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发现更多从球状星团弹射出来的高速星,这将有力推动我们对‘神秘’的中等质量黑洞的理解。”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说。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