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书》在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期间发布,参加论坛的青年科学家代表签名。中国科学院/供图
中国科学院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会场。中国科学院/供图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之际,该院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以“科研范式变革下基础研究的破局之路”为主题的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论坛期间发布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书》提出,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不做跟风逐热的研究。
作为首批发起者,参加本届论坛的青年科学家们在《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书》上郑重签名。倡议书内容包括: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问题导向的学术探索与科技创新,自觉维护学术独立性和纯粹性,不做跟风逐热的研究,不参加不相关、无意义的社交型学术会议,抵制学术领域的“圈子文化”和不端行为,做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第三届雁栖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院秘书长翟立新为青年科学家做辅导报告。与会青年科学家到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
周琪指出,青年科研人员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敢做敢为,代表着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科技的未来。他希望青年科学家代表,一要坚定科技报国信念,争做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二要夯实基础理论根基,立志做“0到1”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的开拓人和突破者;三要拥抱科研范式变革,勇做人工智能与学科“大交叉”时代的“弄潮儿”和引领者。
周琪表示,中国科学院将通过雁栖青年论坛,把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先河的大舞台,成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演兵场,成为新型举国体制下探索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的试验田,引导广大青年人才专注仰望科学星空,敢于突破科学边界,努力作出彪炳史册的创新工作。
此次论坛邀请13位青年科学家做引导报告,他们结合各自在科研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分别从不同领域阐述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引发的科研范式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
在分组交流讨论中,来自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60余位青年科学家,围绕基础前沿与学科交叉、战略与新兴技术、社会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变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希望更好发挥中国科学院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取得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