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小成本、大成果,让更多的科学载荷登上卫星“经济舱”

2024-09-16 科技日报 王春
【字体:

语音播报

“创新X”空间新技术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通常科学家进行科学观测时会用到大科学装置,或者选择将科学仪器通过卫星火箭升入太空进行探测。但是后者通过争取国家项目上天的机会“一票难求”。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创新X”空间新技术卫星(简称SATech-01)团队用“众筹”的方式研制了一颗卫星,一下子将16套科学载荷送入太空,为科学家们开辟了一条低成本的航线。

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宣传处走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了解“创新X”空间新技术卫星“航班式”技术验证平台。据了解,“创新X”系列首颗卫星SATech-01于2022年7月27日被“力箭一号”(ZK-1A)运载火箭顺利送入太空。仅仅半年时间,卫星搭载的科学载荷连续获得两批重大科学成果。

利用卫星搭载的EP-WXT探路者“龙虾眼天文成像仪”莱娅载荷,科学家成功获得了一批天体的真实大视场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大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观测结果,标志着我国率先掌握了X射线龙虾眼聚焦成像技术,并成功实现了在轨验证与科学探测应用。

此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 于2023年10月发现迄今最亮的伽马暴,对其主暴阶段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发现该伽马暴的观测亮度和各向同性等效能量均打破纪录,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18家科学院单位、44项新技术、4项首次科学成果……SATech-01通过技术验证,不仅牵引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由基础研究走向重大型号的应用,并为新型载荷、新技术产品提供一种宽适应、低成本、可持续的快速验证模式,未来还将面向广大科学家提供‘航班化’技术验证平台。”“创新X”首发星总师张晓峰总结道。

SATech-01卫星研制团队创新性提出了通过“众筹”方式获得太空科学试验和技术验证的科研新范式,以此建立可持续的低成本在轨验证新模式。“这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卫星相当于服务舱,我们就是服务员。科学家只要有想法,有仪器,我们可以通过标准化平台为他提供保姆式服务。”张晓峰表示。

“创新X”与以往卫星不同,需要适应多元化载荷的机械接口、电接口及观测需求。团队突破性地把它设计成了一个面向载荷动态集成的通用化平台,能够为新型载荷、新技术产品提供一种宽适应、低成本、可持续的试验平台,可多次重复利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造,无须像专门的科学卫星那样为载荷特别定制,即使临时调换“乘客”也能从容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航班式”技术验证平台未来将持续不断地为全球各地科学家们提供服务。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与中科宇航公司于2023年联合发布了“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该科学航班面向全球征集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新产品,利用“力箭”的发射机会,每年搭载4颗50公斤级科学微纳星,2颗100公斤级科学微小卫星,1颗600公斤级科学试验卫星,为全球科学家、科研机构、大学、空间公司提供全链条搭载服务。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