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记者9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核化学室秦芝研究员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分离样机系统,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同步分离制备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镭-223(半衰期为11.4天)和锕-225(半衰期为10天)作为两种极具潜力的阿尔法发射同位素,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小体积肿瘤和多位点转移性癌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镭-223和锕-225生产方法复杂且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且自动化的制备系统。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提供的中高能质子束和氮束,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和建立了一套可同步制备镭-223和锕-225的自动化分离系统,建立了完整的“钍靶辐照—分离纯化—药物标记”的制备工艺路线,显著提高了镭-223和锕-225分离纯化效率。
通过自动化分离及纯化实验,研究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对数百种杂质核素的有效分离,镭-223和锕-225产品的分离回收率和放射性纯度最终分别稳定在62%和92%—96%。团队还评估了杂质核素锕-226和锕-227的放射性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并利用上述工艺制得的锕-225成功开展了一种重要标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据悉,研究团队将利用这一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展百微居及毫居级镭-223和锕-225的生产制备工作。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4-09-18 第02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