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两种医用同位素分离纯化效率显著提高

2024-09-18 科技日报 颉满斌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9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核化学室秦芝研究员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分离样机系统,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同步分离制备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镭-223(半衰期为11.4天)和锕-225(半衰期为10天)作为两种极具潜力的阿尔法发射同位素,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小体积肿瘤和多位点转移性癌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镭-223和锕-225生产方法复杂且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且自动化的制备系统。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提供的中高能质子束和氮束,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和建立了一套可同步制备镭-223和锕-225的自动化分离系统,建立了完整的“钍靶辐照—分离纯化—药物标记”的制备工艺路线,显著提高了镭-223和锕-225分离纯化效率。

通过自动化分离及纯化实验,研究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对数百种杂质核素的有效分离,镭-223和锕-225产品的分离回收率和放射性纯度最终分别稳定在62%和92%—96%。团队还评估了杂质核素锕-226和锕-227的放射性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并利用上述工艺制得的锕-225成功开展了一种重要标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据悉,研究团队将利用这一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展百微居及毫居级镭-223和锕-225的生产制备工作。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4-09-18 第02版)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