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在西藏双湖升空观测(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在西藏双湖升空观测(无人机照片,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部分科考队员合影(无人机照片,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在西藏双湖升空观测(无人机照片,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在西藏双湖升空观测(无人机照片,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形似“大白鲸”的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14日在西藏双湖完成了22天来的第8次科学观测。
作为今年8月启动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的一部分,这个我国自主研发的原位高空科学观测平台,地面起飞高度为4920米,8次飞行升空高度均达到海拔6300米,搭载的各型科学探测仪器取得了丰富观测数据。
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完成的8次科学观测,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极目一号系列浮空艇首探藏北无人区,也是历次观测任务中搭载科学探测仪器最多的一次。
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8月启动以来,聚焦普若岗日冰原(一原)、色林错—纳木错(两湖)和长江源—怒江源—雅江源(三江)等关键区域,通过多任务、多学科、多手段开展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生态系统与碳循环、高山环境与健康等地球系统科学综合考察研究。
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高晶和副研究员汪宜龙、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泰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叶春翔等组成的浮空艇大气组分多来源交换过程观测科考小组,利用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等观测平台,在双湖县城以南实施普若岗日冰原区地表至海拔6300米高空大气水汽同位素、黑碳、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氮氧化物等多指标高空和地面同期时空变化观测,揭示季风期大气水汽传输垂直变化过程和流域水汽传输的地-气-冰川作用过程。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极目一号Ⅰ型浮空艇已在鲁朗地区、慕士塔格地区、纳木错等地开展科考观测任务。
“因为本次科考飞行地点位于我国海拔最高县级行政区——西藏双湖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为适应在超高海拔地区飞行,浮空艇在极目一号Ⅰ型基础上进行了高原型环境适应、精准环境探测等针对性优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何泽青说,此次观测任务将持续到9月底。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