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疫苗研制新技术来了。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具有“纳微复合”多级结构的单剂干粉吸入式疫苗研制技术。利用该技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成功制备出新型干粉吸入式疫苗。动物模型试验显示,该疫苗能够高效阻断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与传播。相关研究成果12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亟须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呼吸道传染病疫苗。为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院士及魏炜研究员团队在多年均一微球制备与生物剂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纳微复合递送新理念,将结构均一可控的缓释微球技术,与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恒樑及朱力团队研发的蛋白抗原纳米颗粒结合,成功开发出新型疫苗研制技术。
“纳米颗粒表面能够同时展示多种抗原,可以诱导产生广谱免疫应答,扩大了疫苗保护范围。同时,得益于抗原展示的灵活性,该技术也能够迅速、便捷地完成其他呼吸道病毒疫苗的构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魏炜解释。
为对该疫苗研制技术进行验证,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制备出一种可吸入、干粉状新冠疫苗。这种疫苗在小鼠、仓鼠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实现了诱导快速、长期和高效的“黏膜—体液—细胞”三重免疫应答,能够高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侵染与传播。
“利用这种新疫苗研制技术制备的疫苗,具有递送效能高、常温易储运、缓释药效长等特点,疫苗颗粒可直达肺泡,实现有效沉积。”魏炜说,这种疫苗研制技术在面对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时,有望实现疫苗的快速构建及传染病的高效防治。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3-12-15 第02版 要闻)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