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2月11日,随着最后一台磁铁就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正式完成主体设备安装,达成闭环。
作为HEPS的第三级加速器,储存环为电子环形加速器,主要用于储存高能高品质电子束,同时产生同步辐射光,其束流轨道周长约1360.4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光源加速器、国内第一大加速器,环内面积约合20多个足球场。
“作为HEPS的核心组成部分,储存环由48个改进型混合7BA(7弯铁消色散)磁聚焦结构周期组成,每个周期长度约28米,包含37台磁铁和支架、真空、束流诊断等硬件设备。它是HEPS规模最大,研制精度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HEPS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研究员潘卫民指出。
今年2月初储存环启动隧道设备安装以来,各系统紧密配合,根据设备研制进度,动态调整安装方案,历经10个月,终于完成全环288个预准直单元、240台弯转二极磁铁、288个基座等主体设备安装,实现主体设备安装闭环。
“为保证精度和效率,各系统设备完成加工测试后,我们先在实验室完成预准直单元组装,实现预准直单元支架上磁铁的就位精度小于30微米后,才会运往储存环隧道进行安装。”HEPS总工艺师林国平说,由于各预准直单元的磁铁数不同,其重量也有差别,大约为1.7吨—8.5吨。面对设备重、隧道设备密集等难题,安装团队提前组织工艺安装实验,优化运输方案,设计定制专用吊臂车和工装,以保证更好地完成安装任务。
据悉,HEPS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2019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HEPS的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已成功出束,其储存环的磁铁、机械、电源、预准直系统的研制任务已全部完成并成功安装,真空、束控、注入引出、高频、低温等设备和光束线站批量加工测试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预计将于2024年发射第一束光。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3-12-12 02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