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9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为获奖人颁奖。“复微分几何及其应用”等6个项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微等6人,分获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6个获奖项目及其主要完成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莫毅明完成的“复微分几何及其应用”获得数理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研究员完成的“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体系”获得化学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完成的“细菌内毒素(LPS)胞内天然免疫受体及其下游细胞焦亡执行蛋白GSDMD的发现”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完成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获得地球科学奖;北京大学梅宏院士、黄罡教授完成的“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获得信息技术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完成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获得技术科学奖。
2022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及其成果项目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魏微研究员以“成功研制高精度硅像素X射线探测器”成果获得数理科学奖;南京大学史壮志教授以“芳杂环精准碳氢官能团化”成果获得化学科学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以“古基因组揭秘东亚人类演化历史”成果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万博研究员以“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成果获得地球科学奖;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以“高安全操作系统创新与应用”成果获得信息技术科学奖;西安交通大学李飞教授以“弛豫铁电单晶的高性能化机理研究”成果获得技术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是2003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慈善组织,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基金会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平台运行,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该基金会成立之初,设立陈嘉庚科学奖,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陈嘉庚科学奖共设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同时颁发金质奖章和证书。
2010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增设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共设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奖金20万元人民币。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