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解析如何应对咸海危机

2023-06-29 中国科学报 胡珉琦
【字体:

语音播报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而咸海的快速萎缩给中亚国家带来不小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田长彦团队在《科学》发表评论文章,分析了咸海危机的危害及成因,提出咸海危机治理的建议。

咸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湖泊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这种极度需求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大面积的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易形成多发性、高污染的盐尘暴。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的比例显著升高。

文章指出,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以提供相关资源和专业知识,协助受咸海危机影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国际支持可以帮助咸海流域国家采用更高效的灌溉系统,并进行现代农业实践。国际社会还可以为该地区提供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

此外,中亚国家之间的持续合作至关重要。2018年,在土库曼斯坦举行的会议上,中亚国家确立了《减轻咸海危机后果和咸海区域发展计划》,其中涉及水资源的保护、生态保护的改进,以及在中亚国家之间协调合作的努力。在过去5年里,500多个倡议被执行。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这些努力解决了环境方面的部分问题,但中亚国家仍然在水资源的持续冲突和争端中挣扎。这些国家应该加强协作,公平分配水资源,并资助开展恢复和保护咸海生态平衡的计划。在国际支持和区域合作下,咸海流域国家可以更好地整合使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和生物资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i2199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3-06-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