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义县始无齿翼龙生态复原图。赵闯绘
义县始无齿翼龙(新种)化石骨架及头骨。张鑫俊供图
古神翼龙科是一类没有牙齿的翼龙,中国的古神翼龙类全部发现在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群中。200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周忠和与研究员汪筱林命名了董氏中国翼龙,这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古神翼龙类成员。之后,古神翼龙科成员在热河生物群被大量发现,而中国翼龙属是热河群九佛堂组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类群。
近日,古脊椎所汪筱林团队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和巴西国家博物馆等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在线发表了热河生物群翼龙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发现了辽宁朝阳下白垩统热河群义县组的古神翼龙科新种——义县始无齿翼龙。
早在2005年,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件来自于义县组的李氏始无齿翼龙,最初被认为是无齿翼龙类成员,但又有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李氏始无齿翼龙并非无齿翼龙类,而是古神翼龙科成员。
古脊椎所这次研究的新材料是一件几乎完整的化石骨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证据。研究人员介绍,该标本与李氏始无齿翼龙都来自义县组,两者特殊的前上颌骨形态和肱骨三角肌嵴都是古神翼龙科成员的典型特征。不仅如此,两者的大多数头后骨骼比例也与中国翼龙属相似,因此这两者被归入了古神翼龙科。
但是,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它们与另一种古神翼龙科成员中国翼龙属相比,头骨更低长、鼻眶前孔上方的前上颌骨嵴突呈半圆形、鼻骨突更短,这些特征支持始无齿翼龙属是不同于中国翼龙属的一类古神翼龙科成员。由于新材料相比于李氏始无齿翼龙吻端更为低长、第四翼指骨更短,据此建立了始无齿翼龙属一新种——义县始无齿翼龙。
这项研究通过对比在中国已经报道的古神翼龙类的骨骼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国的古神翼龙类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由于始无齿翼龙属头骨更加低长,且层位比中国翼龙属更老,同时,中国发现的古神翼龙类成员头骨明显又比远在巴西的古神翼龙类成员更为低长,且时代更早,因此进一步支持了该类群头骨从低长向短高演化,研究指出,辽西很可能是该类群的起源地。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retres.2023.105573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