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光明日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且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2022-07-09 光明日报 丁一鸣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且无酶的便携式传感平台(以下简称“传感平台”),2秒内即可测出环境和食品中的草甘膦残留,最终浓度结果直接显示在智能手机上。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危害物质杂志》。

  “只需将瓜果蔬菜表面润湿,用检测试纸在表面轻轻擦拭,约2秒后,用紫外灯照射,通过试纸颜色变化就可以大致判断草甘膦残留浓度的高低。”蒋长龙介绍。如果试纸是蓝色,说明草甘膦残留浓度很低;试纸是粉色时,说明浓度较高;当试纸呈现橙红色时,说明浓度很高。

  “这种方法属于初筛,适合居家自测。”蒋长龙表示,若想得到更精确结果,需要将试纸放入传感平台的试纸槽内,通过传感平台自带的紫外灯照射,再用手机拍摄试纸照片,利用手机的颜色识别软件自动分析转换,显示最终浓度结果。

  蒋长龙介绍,传感平台包括传感器、可用于读取数据的智能手机、提供荧光检测环境的手机附件,“传感器是主要‘功臣’,由团队设计制备的蓝色碳点和金纳米团簇构成,能快速识别检测草甘膦”。其原理是当草甘膦加入传感器后,与碳点反应,导致碳点的蓝色荧光快速猝灭,而金纳米团簇的橙色荧光保持不变。从视觉上来看,试纸荧光颜色变化从蓝色到粉色,最终变为橙红色。

  相对传统检测手段,该传感器更加快速便捷,即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可操作使用,并实现实验室检测无法做到的现场实时检测,适用于基层环境监督部门、农贸市场及超市、个体消费者。

  据了解,草甘膦是目前国际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在有机磷农药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农药残留并不等同于农药残留超标。按照农残限量,中国拟定草甘膦残留最大限量为4.14微摩尔。”蒋长龙解释。如果农药残留不超过最大限量,即为安全,可放心食用。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草甘膦定量检测的快速可视化荧光传感平台。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智能手机对荧光信号进行处理,方便、准确。此外,该传感体系使用两种荧光物质作为信号,而不是依赖于酶,在现场检测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一位审稿人如是说。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22-07-09 04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