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等140个单位入选。据了解,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命名有效期限为5年,到期后需重新申报,经认定后可被继续命名。命名有效期内,相关部门将对基地的场馆设施、展陈、讲解员、教育活动、新媒体情况、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中国科协也将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资源,设立专项经费,为基地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1月。中心以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研究为核心,开展和推进多学科的相关学术研究与传播实践,现已形成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研究与传播的基地,为探讨科技人才成长特征、宣传科技人物、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科学文化提供学术支撑,并基于中国现当代科学史研究、中国科学家研究,为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提供内容与素材,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定位于科学家精神研究和宣传的内容创作基地,自成立以来,在科学家人物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组织实施大型科学家群体和科学家精神展览及巡展、编撰传播科学家精神系列丛书、组织发表科学家传记专版文章等。其参与的基于科学家精神研究的科学家成长足迹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分别在中国科技会堂、北京科学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场馆展出,获得广泛好评,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受众超过400万人次。目前研究中心团队正在组织实施周培源先生120周年人物展,并将于2022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
同时,研究中心团队自2013年起承担《中国科学报》印刻科学家人物报道专版组稿和发稿工作,至今已报道三百多位科学家,并承担《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册)等的撰写工作。研究中心团队组织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第一辑八册入选2019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1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金奖。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