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通过鉴定

2022-05-18 科技日报 陆成宽
【字体:

语音播报

  17日,记者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王秋良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9.4特斯拉(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在日前召开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这项成果顺利通过鉴定,并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

  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是高端医疗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常规临床应用的1.5T和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相比,9.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能获得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成像速度更快;同时,可以对人体内含量较低的钠、磷、碳、氧等成分进行成像。”王秋良介绍。

  据了解,该设备可用于开展人体代谢、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可用于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美欧等国的科研机构利用该磁体装配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王秋良说。

  用于人体全身成像的9.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需要在800毫米的大孔径内提供高均匀性和高稳定度的强磁场,研制难度极高。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掌握了大尺寸超高场超导磁体极限电磁设计和制造等成套技术。经权威机构检测,该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室温孔径、磁场稳定度等指标,均达到先进水平,并且实现了液氦零挥发的长期稳定运行。

  王秋良表示,这项成果在我国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磁体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这项技术的亚洲国家。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2-05-18 01版)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