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记者28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强磁场中心张欣课题组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利用自主搭建的强磁生物学研究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30T级稳态强磁场对健康小鼠的生理安全性以及20T和30T级稳态强磁场对小鼠神经行为学影响。研究发现,稳态强磁场可以提升小鼠社交能力、改善其焦虑情绪,并提高空间记忆力。相关成果日前相继发表在核磁共振成像领域国际期刊《磁共振成像杂志》和《欧洲放射学》,并获得国际专家专文点评和高度评价。
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因具有高分辨率的显著优势而发展迅速。7T MRI已获批进入临床,21.1T MRI也成功用于啮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但20T以上强磁安全性研究仍然十分缺乏,30T以上相关研究则处于空白。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磁场强度并缩短了暴露时间,将健康小鼠暴露于7.0-33.0T强稳态磁场中1小时之后常规饲养2个月。研究发现磁场暴露组小鼠的少数指标虽略有变化,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大多生化指标、血常规及重要器官的组织形态均无明显改变。同时,在磁场暴露后的2个月之内,通过多种行为学检测发现,稳态强磁场可以提升小鼠社交能力、改善其焦虑情绪,并提高空间记忆力。这种神经认知改善效应也在3.5—23.0T磁场暴露2小时的健康小鼠的行为学研究中得以体现,并发现这可能与小鼠海马组织中的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7T稳态磁场可有效缓解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症状。这不仅为高场MRI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也预示着稳态强磁场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缓解抑郁的治疗方法。
国际专家点评该成果指出“这些研究结果为7T以上的超高场磁共振的安全性做出了贡献”“可以说是令人瞩目且值得钦佩”“呈现了一个重要的未来治疗前景展望”。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2-04-09 0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