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LAMOST发现734颗演化失败恒星的候选体

2022-04-26 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布的第7批低分辨率光谱数据(LAMOST DR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王有芬与研究员罗阿理等人发现了734颗极冷矮星,均为褐矮星的候选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极冷矮星尤其是褐矮星,是内核没有稳定核聚变的亚恒星天体,或者说是一种演化失败了的恒星。它们质量小、颜色红、亮度暗,观测难度非常大。“我们发现的样本是目前具有均一光谱数据和完备参数信息的最大极冷矮星样本。”王有芬告诉《中国科学报》,“该成果一定程度上展示了LAMOST在暗端的观测能力,证实了大口径光谱巡天望远镜研究极冷矮星的可能性。”

  极冷矮星是指光谱型为晚型M(M7~M9)及L、T和Y型矮星的统称。从光谱型上讲,晚型M与早型L的极冷矮星既可能是褐矮星,也可能是普通的小质量恒星,这取决于它们本身的质量。

  研究团队从LAMOST DR7的70多万M型星中筛选出一万多条晚型M型恒星数据,通过人工查验和比较,最终挑选出734颗运动学年龄在3亿年左右、运动学特征与金属丰度都和银河系盘星相似的极冷矮星。

  “样本中2/3的极冷矮星的光谱信息是首次获取的,且光谱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这是一个截至目前非常难得、具有完备参数信息的极冷矮星大样本。”王有芬说,“这些极冷矮星离我们非常近,80%的成员星在300光年以内,最远也只有1174光年;它们的观测星等最暗达到19.2等,平均值为16.2等;有效温度分布于2600K至3300K之间。这些极冷矮星都是褐矮星的候选体,其中有77颗具有明显的锂吸收线,是褐矮星的可能性非常大。”

  研究人员在样本中发现,有6颗是第一次被发现的宽距双星,理论上它们的伴星质量可能更小,因此它们的伴星极有可能是褐矮星。

  “该样本对于开展观测难度非常大的极冷矮星尤其是褐矮星的性质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价值。”罗阿理表示,“不久的将来,随着LAMOST光谱数据的积累以及中国空间望远镜(CSST)的升空运行,我们或许能探测到更多更远的褐矮星,为恒星物理研究领域中相对空缺的褐矮星形成机制及内部性质研究带来更多的契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51/0004-6361/202142009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4-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