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图为昆明植物园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种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图为昆明植物园毛枝五针松球花正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图为昆明植物园毛枝五针松球花正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近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种群在该所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进入“盛花期”,这意味着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基本成功。
毛枝五针松,又称云南五针松、滇南松,云南特有种,为松科松属单维管束松亚属植物,零星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州的麻栗坡、西畴、马关等几个县的石灰岩地区,疏生不成林。目前已发现的毛枝五针松的数量仅有358株,成年的个体仅200余株,每个亚种群大小不超过20株。毛枝五针松被列为1999年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亟待拯救保护的国家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
昆明植物园从1988年就开展了毛枝五针松的迁地保护研究。1989年,该园进行首次引种。其中,从麻栗坡县火烧梁子迁地保护的毛枝五针松于2009年结果,但种子未发育;2013年得到了发育良好的种子。为了继续深入开展毛枝五针松的迁地保护研究,2014年秋,昆明植物园再次引种了一批1年生种子萌发幼苗。2015年,25株幼苗迁地保护于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
记者了解到,经过园区管理人员多年的科学管护,这批幼苗均已成活,长成了平均1.8m高的健康植株。其中一株个体于2021年首次结实,但当时未观察记录到有球花,仅见挂着两粒球果。今年,共有12株毛枝五针松进入盛花期,球花挂满枝头,另有一株已挂果3粒。这标志着昆明植物园对毛枝五针松的迁地保护基本成功,也侧面说明毛枝五针松的适应性强,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前景广阔。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