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发现5亿多年前“五眼大虾”

2020-11-06 中国新闻网 徐珊珊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5日消息,由该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发现5亿多年前长有五只眼睛的虾形化石——“章氏麒麟虾”。它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关键的缺失环节,给生物进化论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化石证据。

  5亿多年前,复杂多样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现。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从达尔文开始,“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重大科学谜题。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更加凸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突发性。“澄江动物群”中化石发现表明,包括脊椎动物在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门类在5.2亿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依据达尔文进化论,想要破解“寒武纪大爆发”之谜,科学家就需要找到动物门类起源的过渡型祖先化石。

  “澄江动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是节肢动物。近日,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在“澄江动物群”中找到了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化石——“章氏麒麟虾”。

  此次发现的“章氏麒麟虾”,身体具有明显的真节肢动物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和分节的腿肢。但是,它的头部却又嵌合了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构造,包括奥帕宾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奇虾的掠食性附肢。所以,“章氏麒麟虾”组合了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身体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嵌合动物”。

  研究组成员曾晗博士介绍,研究团队结合“章氏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并通过谱系发生重建,计算反演出早期节肢动物演化关系和附肢形态转变的新模型。结果表明,“章氏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

  相关研究当天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于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

打印 责任编辑:董凯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